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摘抄 > 正文

美文摘抄

从儒家之道释三个角度,揭开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从另一个维度审视人生

admin2022-11-18美文摘抄423
  从儒道解放的三个角度看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很想透彻理解  “昨夜西风凋,青树长,独登高楼,纵览天涯路。  衣带渐渐宽了,终于无怨无悔,为伊消而憔悴。  所有人都找他,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正在灯

  从儒道解放的三个角度看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很想透彻理解


  “昨夜西风凋,青树长,独登高楼,纵览天涯路。


  衣带渐渐宽了,终于无怨无悔,为伊消而憔悴。


  所有人都找他,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正在灯熄灭的地方。 ”


  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三境界”学说。 用家喻户晓的诗词,用类比化的方式,诠释不可言喻的“境界”,方法巧妙,一下子被广泛接受和推广。


  在《人间词话》原文中,王国维这样说道。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个境界……”。 后来,你会发现这种说法也被引入到人生、婚姻、艺术、成功等方面,深入人心。


  客观地说,王国维所描写的,是他个人,只是他从个人经验中获得的理解。 那么,这种说法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被各个领域的人认可和接受呢? 因为,王国维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实际上是与成长相关的,至少在中华历史中,从古代到现在,各种思想理论都有类似的描写,他是我们每一个人,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的语言,是“认知结构” 不是吗?


  佛家有“三句义”,“如来说,世界; 即非世界; 是有名的世界”。 复旦王德峰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一个很好的“夫妻论”。 参加新人婚礼,王教授现场致贺词。 没有准备好的他,急忙说:“如来说你们是夫妇。 即非夫妇; 所以才是夫妻”。


  新人结合成为夫妇,他们结合的瞬间,实际上对各自婚姻的向往、期待是不一样的。 结婚后,从观念上与日常行为习惯的碰撞和磨合,经过外部因素的压力和诱惑,经历或短或长,两人逐渐建立起相互的尊重和包容,互相了解、保护,进入稳定期。


  佛家对“三句义”的解释如下。


  你试图了解世界,以为世界是你看得见的,其实不然,世界本身正在动态变化。 只有了解世界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才能真正了解世界。 为什么佛说“不能说”呢? 对于动态变化的过程,该如何解释? 所以,“说是错误的”。


  那么,将王国维的“三界”与此相对应,应该是:


  “昨夜西风散,青树长,独登高楼,纵览天涯路”。 做事、做人,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目标。 “为伊而憔悴,衣带渐渐变宽,不后悔”。 有了目标,通过不断在“知与行”两方面、步调一致地学习探索,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在灯火通明的阑珊那里。”认知结构的突破,需要以上各种前提,但能否突破、何时完成,还是要看机缘。 就像夫妻之间的关系被维持一样,无论愿望是好的,还是付钱的,都不一定有好的结局,但是不付钱、不维持的话,就一定没有好的结局。 才能和运气,同等重要,至少和努力同等重要。


  当你所追求的努力成为日常,当你的努力与衣食住行等行为已经融为一体,当在无法量化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积累达到极限时,突破往往是一瞬间。 等公交车、上厕所、和朋友聚会的时候,闪电一般会摧毁你。 是吗?


  儒家说:“修身、齐家、平天下”。 这里说的“家”是大家庭的意思。 当我们在“知与行”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我,有能力处理大家庭内部以及家庭对外错综复杂的关系,有能力控制家庭,岂不是有能力“平天下”吗?


  要具备“平天下”的能力,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情、认知达到“原谅天下”的程度。 如何提高自己,也不能约束自己的私利,不能“拉家带口”,在内心认知上就不能“容家”,就能“齐家”吗? 这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也是认知的变化、突破的过程。


  顾名思义,“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容家”,就要舍弃一部分私利,“容天下”,舍弃个人和家庭的利益。 得与失,永远是相对的,要得到整个世界,就要有舍弃自我的决心和魄力。


  道家曰:“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不管他说的是什么,“天地人”、“道”、立足之地都在人。 这句话本身,既是说客观规律,又是说人对这个客观规律的认知过程。 这句话中的“人”,无论是个人、人群还是社会都可以理解,但“道”既可以理解为“统治者”,也可以理解为“规则”。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没有规则,弱肉强食,黑暗的森林。 构建社会、提高自我防卫能力的前提是有规则,为了维持规则需要放弃一部分私利。 随着这个社会越来越大,地域、气候、物产、兴趣、能力等的差异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规则必须变化,没有接受一切差异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维持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打个比方,春秋战国,列国争雄,或以“王道”,或以“霸道”,作为其意识形态,治国求存之纲领。而到了秦汉一统,疆域的空前广大,带来了社会内部差异性的高度复杂,不同区域的利益诉求,往往截然相反。而大秦,仍然以列国争雄时期,小国状态下的意识形态行之,二世而亡。后来的大汉,在前期各种妥协,摸索下,终于推出全新的理念,“王霸兼用,杂以权谋”。这句话是说,以法家为纲,作为一个社会的规则下限,以儒家为常,作为一个社会的规则上限,纲常并举,再以道家思想为统摄,搭建起一个超大型社会的稳态结构。

这样的理念,就如同“天”一样,风雨一发,不会因为地区差异等等就区别对待,一视同仁。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统治者突破自身局限,在认知上不断跃进,认识并理解客观规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同样是我们认识世界,打开认知格局的一个过程,因为,客观规律本身,也是规则。

你看,无论道儒佛,说得跟王国维的“三境界”,其实都是一回事。只不过,王老先生用更方便大家领悟,意会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从个人到婚姻,从家族到“天下”,虽然各自看似毫不相干,但是放在更大更深远的认知空间里,他们又遵循着同样的发展逻辑。

与西方重“分而析之”的理念不同,传统中华文化,更注重“统而合之”,在所有庞杂的问题中,提纲挈领,找出“人”这个最大公约数,凭此建立认知的根基,锚定,再来看待问题时,便如水流就下,势如破竹,事半功倍。这就是“以人为本”这个词最大的意义所在。

虽然说,各种思想各自都有自身完整的结构,但是放在中华这个超大型体量的社会中,总体而言,佛家更关注个人,适用于社会中低层建立人生观,儒家更关注阶层,适用于中高层,建立价值观,道家则更关注世界,“天下”,适用于统治者,建立世界观。如此,就在唐宋之后,中华越趋复杂,多元化的内部,三家各司其职,搭建起传统帝国完整的精神,文化结构。

如今,“三观”这个词几乎已成为口头禅,被用于各种不同的语境,但是,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认知都停留在三观,价值观层面。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开认知格局,其实就是说,建立世界观。

那么,既然要完成世界观的突破,如此之难,我们普通人能不能做到呢?当然可以啊。王国维先生说的“大事业,大学问”固然没错,但是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啊。生产力的跃进,让我们普通人也有了学习,增加海量知识储备的机会,虽然未必精深,胜在足够庞杂,达到过去难以想象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我们足不出户,或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尽情交流,以获得,了解各种不同视角下的认知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快搭建自身认知的逻辑体系,思维模式。

试想,愚钝,浅薄如我,也能最终完成认知突破,聪明,俊秀如你,只要有努力的心,未必就没有机会。既然,认知的过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个人经历的体验,很难去做量化表达,那么,我就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结合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说一说我的个人体会,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其实,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也未必都高大上,嫉妒,羡慕,冲动,怎样都好,你得有目标。拿我自己来说,这第一阶段的目标形成,就特别搞笑。刚刚毕业那阵子,没工作,一堆同学,好友,成日里聚群,到处乱窜,胡吃海喝,漫无边际的瞎吹。

这段日子里,有个同学特别出彩,他知识量庞大,引今论古,往往能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间,建立起奇妙的逻辑关系,而又总能自圆其说。顺理成章,他就成了我们这群人中,“最靓的那个仔”,为一众仰慕。而这,深深地刺痛了,笨嘴拙舌的我……

于是,我开启了疯狂模式,将所有能找到的书本,狼吞虎咽。随后,也尝试着在各种似懂非懂的概念之间,借助相同的关键词,强行建立逻辑联系,试图达到“那个靓仔”,“飞扬跳脱”的精彩,获得一众关注。可想而知,我能收获的,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哑口无言,与狼狈不堪。后来,曾经的同学,朋友都已星散四方,但这个习惯,这种思考的方法,却成为了我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回头看,这个第二阶段于我,极其痛苦,不堪回首。如同上文所说,当翻阅大量书籍,已成为我的日常,当保持思考的习惯,已如吃饭喝水一般,成为我的本能,问题出现了,思考停不下来,如脱缰野马一般,不受我的掌控。随便一个事物进入眼中,哪怕看个电视,脑子里自动地,就把看到的事物,现象一层层深入推进思考,完全控制不住。

这种持续的,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完全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并且,让我的生活状态变得极其糟糕。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此时的状态,那就是,生不如死…

所幸,我大哥这时拯救了我,他给了我一份工作。纯粹的,无需多加思考的,如机器一般高速运转的体力劳动,拯救了我。甚至,我主动把工作强度提高,再提高,在别人眼中,如同“疯子”一般,在工厂,车间,工作台之间的空地上,大汗淋漓,高速奔跑。我终于得到了,思考停止的快乐。

然而,这样的状态也没能维持多久,停止学习,思考的我,逐渐被巨大的空虚感吞没。无他,已然成为我身体一部分的东西,如果真的要消除,那就得血淋淋地,连血带肉扯下来,然而又真的能消除干净吗?辞掉了工厂的工作后,我在不停转换工作的奔波中,在日复一日,来回撕扯的巨大矛盾,痛苦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度日如年的日子。

我已经记不清,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究竟过了多久。那真是一段,太长的,如今回想起来,都会胆战心惊的日子啊……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即便如此艰难,我仍然保持着习惯,一个又一个,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视频,音频,书籍,来者不拒。在网上,我跟与自己同样半吊子水平的网友,菜鸡互啄,在各自都不太熟悉的领域,自以为是地互喷,尝试着用各种论据,从各种角度,支撑自己的论点。每一天,我都会总结自己的得失,完善自己的逻辑,认知。

终于,那道闪电,来了,在我早起刷牙的时刻,瞬间将我击穿。全世界一下子在我面前打开,豁然开朗,所有曾经的迷惑,一下子条理分明,所有在脑海里胡乱堆置的东西,全都按部就班,各归其位,纳入逻辑体系。那感觉,无法形容,就是“欢喜”。

杂七杂八,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无非“知与行”。我这个人天资愚钝,整个的过程就比较极端,惨烈。重点在于,无论过程怎样,的确与王国维先生描述的“三境界”一一对应,吻合。

那么,是不是达成了认知突破,就万事大吉了?首先,格局,认知突破固然可喜,但是要解决具体的问题,仍然需要在分门别类的知识中,作更精深的学习。最终能否有大的成就,还是与学习的精深程度有关。其次,完成认知突破之后的自己,很容易陷入各种极端的情绪中,比如无来由地狂妄自大,比如在观看文字,影视过程中,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一有所感,无法控制地痛哭。

这就是真性情自然流露的体现,如果停留在这个阶段,那么在表面的无比强大,无所不能之下,其实又是无比脆弱的。

王国维先生,在自己的《人间词话》中,托名“山阴樊志厚”,给自己这本书写了一个“序”,把自己狠狠地夸了一顿。如“往复幽咽,摇动人心”,“名句间出,度越前人”等等。咋说呢,王先生的真性情自不待言,他的成就我也没有评论的资格,但这件事,就…蛮好玩的。

孔子说,“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而又能不作出过份,极端的行为,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认知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的成长,是一个与外部世界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所作出的每一个选择,接触到每一个事物的过程,都会无声无息,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又潜移默化,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行为。

打个比方,我们看电视上的乒乓球比赛,双方你来我往,快如闪电,疾似流星,这时光靠大脑去思考,反应,根本来不及。这就需要从小就开始的,规范动作之下的反复训练,以形成本能反应。很多运动员都曾提到,为了一个不起眼的,不合规范的习惯性动作,就需要成千上万次,甚至几十万次的反复训练,以扭转,规避。因为运动员的每一次动作,都会内化在潜意识中,逐渐积累形成“肌肉记忆”。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需要几十倍,几百倍的努力,才能扭转。

我们日常对自身的要求,规束,以及坚持,会在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内化而为潜意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谓“举重若轻,润物无声”就是对这一境界的形容吧。

正如上文所说,认知格局的突破本身,其实就是我们的成长经历。而个人的成长,因各自环境,背景的不同,往往很难与外人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算是说出来,旁人也很难体会。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只描述个人的经历过程,不去试图做一些主观的定义。

当然,这篇文章,既是我个人的阶段性总结,也只能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与认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下根基浅薄,文中所涉观点,如有冒犯,请多多海涵。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