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要打造旅游名城和音乐之都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旅游名城,核心指标是力争接待游客总人次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6%,入境游恢复正常后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年均增长8%,核心支撑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文旅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共建共享的大众旅游幸福城市。
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音乐之都,并以建成全国一流的音乐创作生产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演艺聚集地、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高品质音乐生活消费地为核心支撑……
5月20日,《成都市“十四五”旅游名城和音乐之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规划》进行了详细部署。
聚焦世界旅游名城
●支持金沙遗址-三星堆联合申遗
●加快建设成都西部旅游环线、“两江一湖”成都港
●规划建设30个国际化的房车自驾露营地
●规划建设100个以上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商店
构建公园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了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成都都市圈发展战略,构建“双圈共振、一核引领、两极支撑、三带共兴、多点推进”的公园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为都市文化旅游核心区,将围绕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天府新区、高新区“5+2”区域历史韵、国际范、市井味、烟火气的现代都市特质和天府绿道、传统街巷、时尚街区、文博场所等文化旅游资源及成熟的交通、商业、产业基础,构建以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两环八线十三片”、锦江公园、环城生态公园为主体的都市文化旅游体系。“两极支撑”即都江堰世界遗产游支撑极和大邑世界级博物馆群落游支撑极。“三带共兴”即龙门山山地度假旅游带、龙泉山运动休闲旅游带、川西平原乡村休闲旅游带协调发展。
此外,“多点推进”将围绕建圈强链,推进天府数字文创城、天府奥体公园、少城国际文创谷等11个重点文旅集聚区建设。
积极塑造“1+7”成都旅游新品牌
《规划》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众旅游、发展智慧旅游等多个维度部署了重点任务。
其中,明确将重点打造世界级的核心产品、发展国际化的度假精品、塑造特色化的国际品牌、开发高品质的旅游线路。在持续丰富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世界灌溉遗产以及蜀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原有的世界遗产核心吸引物内涵的同时,支持金沙遗址-三星堆联合申遗,构建集遗产观光、研学教育和互动体验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遗产观光旅游产品。
成都还将聚集和提炼最能代表和体现成都文化旅游识别度的元素,推出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时尚文化等七个彰显成都文化旅游特质的品牌标识,积极塑造“1+7”的成都旅游新品牌。
加快建设成都西部旅游环线
来成都旅游,也将更便捷、更智慧。《规划》提出,推动成都与绵阳、德阳、遂宁、眉山、雅安、资阳、乐山之间铁路的公交化运营。加快建设成都西部旅游环线、“两江一湖”成都港。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府绿道主要节点等为依托,规划建设30个国际化的房车自驾露营地。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成都东站、成都北站、茶店子客运站、都江堰市等,建设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集散中心。其中,将在机场、中心城区、交通枢纽、重要景区等地规划建设100个以上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商店。
在智慧旅游方面,将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酒店等。利用3D建模、全息投影等升级打造一批博物馆、美术馆、遗址地和科普馆,打造一批基于熊猫IP、金沙IP、三国文化IP的特色文旅衍生品。
聚焦国际音乐之都
●高标准打造音乐演艺城市地标
●力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音乐厅、剧场)超60个
●年均开展街头艺术表演2000余场次
两核驱动、五片协同、多点竞发
从空间格局上看,《规划》提出,构建“两核驱动、五片协同、多点竞发”的音乐之都发展格局。
其中,“两核驱动”即依托成都音乐坊、四川音乐学院、 城市音乐厅周边区域打造音乐生态核心示范区,依托高新区及天府新区新拓片区打造数字音乐核心发展区。
“五片协同”即在成华东郊记忆、龙泉梵木创艺区和蔚然花海等区域打造现场音乐聚集片区;在青羊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宽窄巷子等周边区域打造音乐影视和音乐休闲片区;在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及周边区域打造流行音乐孵化片区;在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山体育中心、非遗博览园、东安湖体育中心及周边区域打造户外音乐活动片区;在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云端天府音乐厅、金沙演艺综合体、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省文化演艺中心等已建和规划建设的重点专业音乐演出场馆打造高端音乐演艺片区。
“多点竞发”即以洛带、白鹿、平乐、街子等古镇和音乐园区,实现多点协同发展。
促成一批音乐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落地
迈向国际音乐之都,《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比如,聚力引培音乐人才繁荣音乐创作,成都将重点扶持引培音乐人才、发展音乐原创精品力作、优化音乐版权市场环境。
为培育壮大音乐企业激发市场活力,重点是做强做优多元市场主体、壮大本土重点音乐企业、构建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其中计划每年开展线上线下音乐产业招商投资推介活动3至5场,促成一批音乐大企业、音乐类大项目、音乐演艺“音乐+”大平台落地成都。
打造城市音乐演艺新地标
在推进音乐设施建设打造发展载体方面,《规划》明确将高标准打造音乐演艺城市地标,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音乐展演空间,打造集创作、表演、录制、发行、消费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音乐产业园,让城市充满音乐律动和艺术品味。在提升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成都城市音乐厅、云端天府音乐厅、华侨城大剧院等演艺载体辐射力和影响力,推进金沙演艺综合体、交子(城南)艺术中心、天府大剧院、梵木国际艺术中心、中演华天演艺中心、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室内演奏厅(成都乐团)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打造城市音乐演艺新地标,力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音乐演艺场所(音乐厅、剧场)超60个。
此外,为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音乐消费氛围,成都将重点是营造城市音乐消费氛围、大力发展音乐演艺消费、繁荣发展街头艺术表演,年均开展街头艺术表演2000余场次,并将利用各类公共空间,创新开展街头艺术表演、音乐快闪。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