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磨新戏,培养创作人才,建设非遗传承基地。 安徽省安庆市—— 一棵“黄梅”绽放新芽
一场又一场排练新戏、启用青年演员,中小学师生走进黄梅戏艺术中心……在安徽安庆,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源远流长的黄梅戏都越来越“年轻”。 人才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当地不断上演新戏、带新人,为青年演员搭建展示平台、培养人才,汇聚更多新生力量加入戏曲传承队伍。
在深沉的音乐声中,灯光逐渐亮了起来,演员上台谢幕,剧场里响起了掌声。 感动、惊讶、惊叹……台下观众的感情集中在这一瞬间爆发。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首场演出落下帷幕,2022年安徽安庆“戏曲进校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不到一个月,近5000名师生走进黄梅戏艺术中心,感受艺术魅力。
据该剧导演、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介绍,全剧老带新,大胆扮演不同年龄阶段的杨开慧,形成老中青少年四级演员的阶梯,让更多戏曲人才登台。
在台前,表演反复磨砺
青春华丽的装扮、婉转动听的歌曲、从容的演技……舞台上,陈邦美的演技让人眼前一亮。 小陈在《不朽的骄杨》中饰演19岁的杨开慧,得到了不少肯定,成绩背后有反复的练习和推敲。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一个眼神交流能否准确演绎,直接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 排练初期,陈邦靓太困了。 “《湘恋》章节有戏。 我的眼神要么太冷酷了,要么太柔和了,自己摸索了很久也把握不住分寸。 ”陈靓说。
“年轻人比较没有经验,表演有点简单。 ”为了让陈邦靓的演技更加到位,韩再芬多次分析她的人物内心活动,并在关键环节演示动作。
当初,陈邦靓靓在动作布置中设计了很多舞蹈动作。 本以为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没想到彩排中被韩杰芬泼了冷水。 “动作太夸张了,表现力很强,但没有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应有的气质。 肢体动作一定要符合人物角色。 ”
除了抠细节、练就演技外,饰演《不朽的骄杨》时,让演员领悟角色精神也是重要的一环。 让戏曲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直是韩再芬的期盼。 “演员有信仰,创作的作品才有价值。 ”韩再芬说。
幕后,培养创作团队
张恒是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文武丑生。 最近他很忙,除了作为演员参加剧场集体演出的彩排外,还担任黄梅戏《小辞店》的导演。 “虽然很辛苦,但是能接触到戏曲创作的方方面面,学到了很多。 ”张恒说。
韩再芬表示,戏曲人才的培养不能只着眼于演员。 黄梅戏要深入发展,导演、编剧、舞美设计等创作团队的人员也很重要。在《不朽的骄杨》的彩排中,韩再芬挑选了包括张恒在内的多位剧场演员担任助理导演。
“我以前也演过几出小戏,场景比较单一,这样的大型现代剧我还是第一次参加。 ”刚进入导演组,张恒就迎来了考验。 在第《芳华》章的排练中,由于演员众多,每个人的舞蹈动作如何设计,台词如何衔接,场景如何切换等难题摆在他面前。
张恒那时和伙伴们一有想法就聚在一起交流。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讨论,在前辈的指导下,第《芳华》章的场景日程取得了成功。 ”
张恒说,当演员只要单纯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了,但当了导演之后才明白了沟通、熟悉的重要性。 陈邦靓写《湘恋》章的时候,张恒主动探讨演技上的细节,“从这里出去不合适吗? 一边走一边唱歌舒服吗? 在每个环节他都以完美为目标。 ”
经历了《不朽的骄杨》之后,张恒自信地说:“原本预计需要两个小时的戏,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意外地顺利。”
未来,积蓄后备力量
时至今日,回想起入选主演队时,95年后的演员江李汇仍很兴奋。 “知道饰演14岁的杨开慧,我心里乐开了花,但冷静下来后感到压力很大,害怕自己不能胜任。 ”江汇说。
与江李汇的压力相比,选择她担任这一重任的韩再芬一点也不担心。 自信从哪里来? “我们剧场的年轻演员虽然年轻,但身经百战,舞台经验丰富。 ”韩再芬说。
2010年,再芬黄梅青年团成立,吸引了大批青年加入。 为了给年轻人增加演出机会,2013年,在众多支持下,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立,青年团演员成为演出主力军。
每周二至周六晚上8点半,悠扬的戏曲声从传承基地传来,一年可演出200多次。 韩再芬感慨道:“黄梅戏未来之所以要靠年轻人登台,就是要让他们在实战中锻炼自己。”
韩再芬的话在江李汇中体现得很好。
“刚到青年团的时候,我的舞台动作很程式化,缺乏变化。 ”江李汇说,经过反复练习和老师的指导,让她成长了。 有一次,江李汇出演《天仙配》的七仙女时遇到了瓶颈。 “原来七仙女在天宫里就像个孩子,到了董永的妻子之后,状态一定变了。”江汇初期没有抓住这个细节,但韩再芬的提醒,让她找到了表演的精髓。
不断积累、磨练,丰富的演出经验让江李汇出演《不朽的骄杨》时充满了自信。 “经过几年锻炼,我最大的成长是具备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年龄层人物作用的能力。 14岁的杨开慧,一开始要花时间摸索,这个过程很快,这多亏了平时的经历,”江汇说。看了《不朽的骄杨》的观众,很难给剧中出演毛岸英的小演员留下印象。 “孩子的名字叫徐语凌。 今年10岁,是我们少儿艺术团的支柱。 ”韩再芬说,2020年,再芬黄梅少年艺术团正式开课,22个孩子,年龄最大的13岁,年龄最小的4岁,“很多孩子的梦想是成为专业黄梅戏演员。 ”。
“如今,从青年团到少儿艺术团,我们对于黄梅戏的后备力量,铺天盖地的‘梯子式’人才建设体系越来越完善。 今后也要不断探索创新,推广新人,培育新苗子。 ”韩再芬说。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