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打磨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坚守第一,加强管理,挖掘、有效利用价值,坚持“活”文物,打磨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是增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城市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
突出价值挖掘,增强人民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办好新时代文物文化遗产工作,要深入挖掘文物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道路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格局, 要深刻阐释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北京有许多等级高、类型全、影响力大的文化遗产。 据统计,北京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204个备案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大城市中排名靠前,有助于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形象。
北京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培育地之一,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基因深厚。 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载体。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大规模首都建设,“十大建筑”、地铁一号线、首钢、密云水库等重大工程竣工。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体现首都经济发展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文物藏品集中涌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抓手,突出北京“四个中心”“双奥运城”独特魅力,彰显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强调系统性保护,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文物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保护文物主体,还要保护环境,不仅要“看树”,更要“看森林”。 既要保护和管理有形文物,也要研究和阐释无形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有形”与“无形”的有机统一。 既要“盘活”文物,也要“盘活”文物,切实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近年来,北京强调系统保护理念,以中轴世界遗产申请保护为线索,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和复兴; 以两轴、四重城郭、棋盘网和六海八水空间格局为框架,全面加强旧城空间格局保护。 以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牵引,统领建设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示范区的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建设,对历史河湖水系、历史文化街区、皇家园林、古树名木、风貌廊等实施整体保护利用; 以集中保护革命文物为重点,统一推出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个红色文化主题领域。
与此同时,北京还发挥了文物保护、研究解释、政策制度、功能四大体系。 在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基础上,在健全研究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与周边保护、单点保护与集群保护相统一的解释体系的基础上,对历史悠久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京味文化、兴盛的创新文化进行系统化、理论思考、内涵、历史内涵在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制定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上下一致、前后衔接、运行可靠的制度体系; 在健全功能发挥体系基础上,积极把文物工作融入发展大局,积极结合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历史文化与先进技术、新兴业态、周边产业有机融合。 通过创新展览,精心推出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研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精品展陈《最美中轴线》 《博物馆之城》等品牌节目,举办展现文化遗产魅力的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北京公众考古季、 通过北京古建音乐季等文化活动,通过吸引社会公众参与的文物主题游和文物创作大赛,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突出人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历史文化遗产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资源。 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诠释,深挖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更清晰全面地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精神品格等与此同时,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文物、传承文化遗产。 应当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机,通过展示、演出、媒体等载体,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学术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强调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和煮菜的美是有区别的。 ’每个文明都有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 我们要以更大的胸怀,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前景广阔。 例如,建于元代的北京中轴线,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伟大创造和卓越才华,是讲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北京持续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各种中外文化交流,在讲述历史北京中轴线精彩故事的同时,阐释现代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作用,帮助世界读懂中国。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同时代的欧洲掀起了模仿中国园林艺术的旋风。 近年来,北京通过“数字圆明园”和“三山五园国际巡展”等项目,加强了与法德、希腊、意大利等国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