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有温度的有趣的医学科普课,自制动画、拍短剧、改编歌曲……活用北医的“大作业”
“歌词的密度、旋律、唱腔、唱腔的契合度……都是我们思考的一面。 ”
北京大学医学院2020级临床专业的胡晓丹最近一直在选歌。 这看起来像是“跳槽”,但实际上是她的专业课的作业。
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通过探索研究,合作创新,使学习过程从死记硬背变成生动实践。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学习中,“一项大任务”是让刚步入医学殿堂的同学们通过自制动画、短剧、歌曲改编等形式获得大众科普癫痫、帕金森氏症、中风、睡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学知识
从卧室到庭院,从剧本创作到剪彩拍摄,从绘画剧本到海报制作。 同学们走出了常规课程,进入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另一个世界。
“我们决定以歌曲改编、小品拍摄的形式进行癫痫科普。 ”结果,和胡晓丹合作的同学们选择了《匆匆那年》这首歌。
然后就是填词。 在同学们看来,这部分很难。 老师也一起帮我修改了几版。
“课堂上的癫痫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分类庞大,每个分类都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所以不可能把部写成歌词。 ”在与老师讨论后,同学们决定重点关注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症状和急救,还提到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并不是剧烈的晕厥发作。
面对耻辱和“羊癫疯”污名化的问题,几位“主演”全身心地躺在地上,拍摄下了好几桩疾病的状态。
“对我来说,这部短剧虽然只有4分钟左右,但我的初次导演体验,让我在掌握电视剧和演员动作的过程中,对癫痫有了更深的了解。 ”胡晓丹说。
胡晓丹的同学管允鹤在其他四位同学和北医三院神经内科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工作。
“这个作业提供了整个学期的完成时间,让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投身其中。 伴随整个过程的是老师的细致指导。 ”管允鹤说。
在几次小组会议上,老师给管允鹤和同学们做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细致的专题讲解,并结合其他科普作品的例子为他们提供了选择和方向的指导。 团队合作完成剧本初稿后,老师逐字逐句地指出了水平和表现等各方面的不足,并让同学们不断修改完善。
最终,管允鹤和同学们完成了10多分钟的科普视频。
“这个科普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学习上的意义,也是思想上的变化。 这种贴近实践的工作,有助于摆脱传统课程的束缚,以更新的思维方式和更真实的体验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氏病人的烦恼,更加坚定医学生的使命,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科学治疗、合理预防、家庭关爱和社会理解”管允鹤说。这种新课程模式使很多同学受益。 2020级临床专家李筱说:“科普工作是一扇窗户。 我们透过窗户看到了患者。 患者也通过窗户看到了疾病和我们。 通过这个窗户,过去的许多隔阂将会消除。 医生开始理解患者关注的要点和感受,患者也开始理解为什么医生开了那么多检查和药物。 然后一起渡过生命之河,度过生死难关,成为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对于任课老师们来说,这种教学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韵表示,学院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科普素养理念,把医学科普创作纳入教学计划,打造有温度有意思的医学科普课程是大健康背景下医学培养的重要举措。
“医学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是一个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既要深入了解,运用疾病相关防治知识,又要通过视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在其中起着指导作用,实现了对医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全方位培养。 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入新时代的教学改革课程,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 ”王韵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樊东升表示,完成医学科普作品是一个知识创造性输出的过程,要根据科普对象的需求,准确提供科普信息,采取恰当的方式让科普对象接受和理解上述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医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大凡的健康维护、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全过程,增强其职业使命感、自豪感,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尽早培养其医学科普素养。 根据自己的擅长,采用不同的形式,重视兴趣,学习运用,为大众服务。 ”樊东升说。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