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论语》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我国的文明被称为“学习的文明”,它主要是被儒家传承下来的,《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他建议“为己之学”,以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成果自己的道德品质。此处的“己”,即个人品质,而完全的品质便是仁。所谓“为己之学”,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进步自身的修养,学习是出于自己内涵的爱好。与“为己之学”相对的是“为人之学”,其目的是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学问,而与自己的品质完善不相干,学习并不是出于完善自己品质的内涵要求。“为己之学”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它着重知行合一;而“为人之学”是与生命无关的外在性知识,是记问之学。
荀子发挥了孔子“为己之学”的说法,他说:“正人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态。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规律。”(《荀子·劝学》)正人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纤细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而“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口耳之间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样可以完善他的七尺之躯呢?所以荀子接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正人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夸耀于人。正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做作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取悦于人。
荀子彩像,清殿藏本
《学而》首句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的内容是礼、乐、诗、书等古代文化遗产。这些内容大多与个人道德、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要“时习之”,即在必定的时候操练、实践。可见,孔子所说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知性活动,一同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孔子在谈到知识教育和道德实践的联络时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显着,道德实践是第一位的,知识教育是第二位的。尽管“学”的直接对象是古代的文化遗产,可是其方针则是道德实践。
源自西方的现代教育注重知识教授,以成为专家(成才)为目的;我国传统教育则以德性教育为本,以成果品质(成人)为目的。孔门虽分四科,但以德行为首,言语、政事、文学皆其次。依照钱穆先生的说法,知识为后天获得,“供人生部分之用”;德性由先天传来,“占人生之全部分”。“故德性教育必求一同普及,知识教育乃可别离授受。今人竞言自在、持平、独立,惟德性乃自在,又持平,能独立。知识则无自在持平独立可言。”(钱穆:《略论我国教育学》)以“学以为己”为根本宗旨的传统儒家式教育,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