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节令|惊蛰:春雷惊万物 蛰虫唤银锄
一声春雷响,人间万物苏。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蛰”释为“藏也”。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写道:“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认为,动物冬藏伏土,不饮不食,当春雷隐隐、大地回暖时,它们就被惊醒了。其实,这主要还是温度变化的结果。
古代文人颇爱描写惊蛰,留下不少千古流传的诗篇。
唐代韦应物的一首《观田家》,甚是有趣,有几句这样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寥寥几句诗,描绘出一幅春季农家耕种的画面。春雷乍响,乡间阡陌,草木萌新,细花吐蕊,年轻力壮的男子穿梭在一片春意里忙碌着。他们耕牛犁地,饮牛溪涧,虽然累却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让他们雀跃无比。
唐代农业非常繁荣。诗人元稹,当过宰相,重视农桑,他曾写过二十四节气诗,流传至今。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元稹对惊蛰的描写贴合这“三候”,他写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轻雷惊春,万物变化,有东风劲、韶光暖,也有花雨香和鸟雀鸣。元稹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一点点在天地间慢慢铺展开来的斑斓春色,揉在字里行间。读之,仿佛身临其境。
惊蛰时分,有不少民俗,“驱虫”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因“春雷惊百虫”,老百姓担心蛇虫鼠蚁等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所以会驱虫。《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在民间,还流传“惊蛰吃梨”的民俗。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此时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有云“冷惊蛰,暖春分”,从养生的角度讲,仲春时节还是乍暖乍寒,容易口干舌燥,吃梨可以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可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除了诗词和民俗,仔细品读“惊蛰”二字,便觉其中意蕴无穷。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表示,要了解惊蛰内涵,单从“蛰”字的字形演变就能管窥一二。小篆体的“蛰”字,底部是一只盘缠的小蛇,上半部的“执”表声,本意是束缚不动,上下部分合在一起,形象描写了昆虫从凛冽寒冬到初春这一段时间蛰伏冬眠的状态。当惊雷一声凌空响,叫醒了百虫,也叫醒了希望。动静切换之外,大地万物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也在蓬勃生发。
《尔雅·释诂》中曰:“蛰,静也。”正如古人所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世间纷纷,总有起伏,因此古人常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来自勉,指人应相时而动,因势而变。有时,“蛰”是为了“惊”,需当“蛰”而伏,当“惊”便起,这也是惊蛰带给人们的重要生存智慧和人生哲学。(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