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是人”还是“斯人”,有什么意义?
标题被赋予了《出大事了,我们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的非常轰动的作用。 他的证据是什么?
他发现的是《孟子告子下》中的“故天降大人也人”,以前背过“此人”,周围的人也这么想,但调查了所有能找到的教科书后,发现上面写着“人”
他提出了三个推论。 第一种可能性是我们的记忆被修正了,我们记忆了错误的信息。 而且,这个错误的跨度达到全国,时间长达几十年,人数达数亿人。 这个可能性很低。
第二种可能性是现实被修正了,所有的材料都改了一个字。 这个好像也不太可靠。 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修改我们看到的所有内容?
所以最后他得出了第三个结论。 我们的时空线乱了。 有些东西回到了过去,它带来了某种蝴蝶效应,影响了因果时间线,进而影响了客观现实。
这个观点脑洞很大,似乎发现了令人吃惊的秘密,这实际上是这样吗?
我先说我的结论再说明。 我的结论是,很多人学到的确实是“人”,而不是“斯人”。 今天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明。 为什么我们的记忆和真正的文本之间会出现偏差呢?
讲述|刘海龙
来源|查看理想APP 《传播学100讲》
01.
“斯人”比“人”更熟悉,
谣言传播的同化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件事背后的现象。 其实是古文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非常常见的错误。 由于古代没有我们今天这样权威的标准版本,也没有这样的大手笔印刷,而是抄写、口传,所以在很多文本的传播过程中,总会出现相同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文字。
这在古代很常见。 我们也有专业的校勘学。 如果你把所有古代文本排在一起,你会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版本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 大家探索最正确的是哪个,专门形成了学问。
所以这没什么大错误,但为什么记忆和现实的文本不一样,大家可能会认真困惑。 (后来,找到一些教材,发现有教材确实写着“斯人”。 )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首先,传播学中我们经常谈到谣言的传播。 也就是说,听了别人说的话,我又告诉别人,别人又告诉第三个人……这样传达的过程中,信息往往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传言四起的情况下,是一个非常早的话题。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 Albert Bandura )在研究谣言的过程中,提出了三种模型,并进行了简化、锐化和同化。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班德拉
简化是指第一句话很长,然后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短。 锐化是指当它变短时,一些信息会被强调。 同化是指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对文字和一些概念进行改编,并根据我们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重新调整。
在“斯人”与“是人”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同化现象。 原本写的是“人”,但“人”这个表达如今不再使用了。 “”这个字在古代有“这个”的意思,但现在几乎不使用了,所以只是体系动词。 而且,“斯人”至今仍在使用。 “斯”还是表示“这个”的意思。 例如,“微斯人,和我谁回去”等。
因为我们使用很多,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把不经常使用的“人”转换成我们容易接受的“斯人”。 所以,可能是记忆错误。
这种类型的错误非常多,例如,家喻户晓的杜牧的《山行》,“远登寒山的石径斜( xia )”,现在也改成了“石径斜( xie )”。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出生的“生”,还是深浅的“深”? “白云生处”是白云诞生的地方,“白云深处”是白云浓而远的地方,当然大家现在公认的应该是“生”,但“深”在意义上也还不错。 “生处”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所以我们背诵的时候,容易变成我们容易理解的概念,容易“深”地背诵。
例如,元好问中有这样一句话:“问世间情是怎么回事,直接教你分享生死。” 在金庸的《神雕侠侣》年间,李莫愁总是唱这首歌,歌词是“直教人生死相许”,所以很多人在背的时候都会加上“人”字。 这是电影作品影响了我们的记忆。
这些我们经常发生的错误,可能是因为同化现象。
02.
语言同化中的失真现象
我们其实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更详细地谈谈这个问题。 关于同化,美国50年代进行了“里贝尔研究”。 就是研究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信息是如何变化的。
研究人员做了标语。 然后选择了小城镇,选择了17%的居民作为样本。 拜访他们,给每个家庭一磅免费咖啡,并表示自己是一家咖啡公司。 要实验新的广告语,要让住户们朗朗上口,看看是否容易流行,出示印有研究者们制作的6个字母广告语的卡片,再说一遍并记住。三天后,研究人员再次来到镇上,拿着几杯咖啡拜访了镇上所有的居民,让他们尽量去推广广告语,等到广告语传来,他们答应自己会再次回来。 到时候,每个能正确说出广告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磅免费咖啡。 包括第一个看到卡片的居民在内,都是一样的。
三天后,研究人员来访问,很多城镇的居民都知道他们会来,也知道广告语。 广告语是“Gold Shield Coffee Good as Gold”(金盾咖啡,质量像金一样好) ),有点闹别扭,有很多相似的字。
居民们在接收的过程中,出现了刚才提到的几个现象。 第一是吃字。 例如,将“gold shield coffee”记为“gold coffee”。 第二个是突出。 也有人忘记了“good as gold”的“good”。
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同化。 研究人员把同化分为三类。 第一,许多受访者在广告语中添加一两个词,以表达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英语口语方式,例如“goldshieldcoffeeisasgoodasgold”“goldshieldcoffeeisjustasgoodasgod”
在实验中,语言上的同化很常见。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失真现象发生在消息传播过程的前两个阶段。 但是,随着广告语向后变短,是上述的简化,这种现象的发生频率会急剧降低。 因为缩短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添加这样多余的词了。
同化中的第二个现象比前者更重要,称为概念同化。 也就是说,被试用他们周围文化中的一些观念,替换广告语中的概念,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 例如,有受访者表示,这个广告语是“thecoffeethatisgoodtothelastdrop”,这在当时是另一个品牌的咖啡广告语。
最后,还有一种叫做合理性的来源同化现象。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失真并没有改变信息,但受访者弄错了获取信息的来源。 有人认为不是从邻居那里听到的,而是从广告中听到的,也有人认为是从咖啡馆里看到的。
在“斯人”还是“人”的争论中,实际上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因为我们更了解“斯人”,所以用这个表达来同化我们更不熟悉的、不再使用的“是人”的概念。03.
“艾滋病针”传言的本土化现象
这一传言现象其实在中国也有人在研究,周一教授曾在他的研究中,讲述过“艾滋病针”传言在中国是如何被同化的案例。
所谓的“艾滋病针”是198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网络上出现的传言,据说有人去看电影时被椅子上的针刺伤,旁边有一张纸条说“你感染了艾滋病”。
也有说法称,电话和汽水贩卖机的找零喷口上也出现了针,我们拿着找零硬币的时候有可能会被刺伤。 网上传言,达拉斯警察局已转发给华盛顿所有地区的所有政府,提高警惕。
艾滋病最早在美国报道,在美国也爆发得比较早,所以1988年的事件一直流传到1999年中国的“艾滋病针”传言,其实这是有传播途径的。
当时,中国有中国的“艾滋病针”传言,河南省部分人卖血,艾滋病蔓延,导致1999年西瓜被注射了艾滋病患者的血。 结果,很多西瓜卖不出去了,大家都不敢买西瓜了。
2001年湖北省又有传言称河南省有人注射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同一年,天津也传出了“艾滋病针”的传言。 据悉,在天津一家超市的路边,有人拿着装有艾滋病患者血液的针刺伤行人。 据悉,警方接到46人报警,逮捕了4人。 好像是真的。
2002年、2007年之前,广州、深圳、上海都有传言。 而且,在那之后,传言中还出现了制作牙签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所以把他的血滴到了牙签上的变化。 到了2011年,新疆部分地方还出现了烧烤标志被HIV患者血污染的传言。
在美国,传言中的场景是电影院、自动售货机,而到了中国则是西瓜、牙签、烧烤。
同样的传言,到了中国,我们会改造它,使之成为我们可以接受的。 这就是谣言的本地化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谣言同化的过程。 这是非常典型的传言中的现象。
04.
所有的记忆都是集体的
我们刚才从传言的信息同化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认为记住的是“斯人”,但实际上是“人”。 另一个角度是记忆的问题。
很多人都记得我们都是“斯人”,但我觉得不能说所有人都记得错了。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一般认为,记忆是过去客观发生的事情。 我会记住的,反映出来。 然而,据哈布斯堡( Maurice Halbwachs )描述,所有记忆都是集体的,也就是说很难存在私人记忆。 如果一个人看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经历,这个事情就很难被记住。创立集体记忆理论的莫里斯哈布瓦夫
最极端和典型的是你做的梦。 你会发现,如果你不把它写下来或讲给别人听,那个梦想很快就会被忘记。
容易被记住的是我们传播的集体记忆。 也许你记得的是“人”,但记忆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可能不知道,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记忆会慢慢变得模糊。 当这个帖子出现的时候,这种蔓延其实会重塑你原来的记忆。
的重构,经常有过去再现的现象。 当你正在做某件事,或者正在经历场面的时候,你会突然感到一种恍惚感,觉得你过去经历过那件事。 这叫做过去再现。
很多人认为这个现象很神秘。 其实并不神秘。 这就是我们使用了现在的感知,使用了现在的经验,置换了我们认为的过去的记忆。 这是再现往事的说明。
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忆总是现在构建的,是不客观的。 文件似乎在文件夹里,可以随时取出它。 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容易偷懒,所以我们要找最容易看到的信息。
所以,我真的要问你。 当时,你背的是"斯人"还是"人"? 老实说,已经埋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了。 但是,这时,突然网络上的一堆信息都说“这个人”。 在你的脑海里,“斯人”的记忆最浮现,最新鲜。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的大脑很偷懒,所以“斯人”很快就被叫了出来。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答案实际上已经被编辑过了,我们并不是真的去内存里找。 同时,思维定势的思维方式,我们对问题的一些认知模式,以及刻板印象,都会重塑我们的记忆。 所以,记忆其实有时是非常不可靠的。
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部电影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夏雨饰演的主角,完全打破了过去的记忆,用自己的意志重建了过去。 其实真正的事件和记忆是有区别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角记忆中的海上漂流过程和实际发生的事件也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认为记忆是客观的,其实我们总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构建不存在的记忆,或者改造过去的记忆。
当网络上突然出现天将大任“斯人”的时候,你暂时形成了你想象中的当时的记忆,其实,这个认知是你受帖子的影响而创造的,我们被这个帖子改写了记忆。
有些人背诵了错误,他们来暗示大家,认为这个错误是正确的答案,于是出现了“时空线好像乱了”的特殊神秘解释。通过这件事,可以了解传播学传言所传播的同化现象,了解集体记忆和我们个人记忆的构建情况。 这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提示。 关于其他,大家也不需要在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