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赞中华)薛海涛:诗情画意讲中国故事
从梦回敦煌到戏曲国粹,从爱国将领到军旅事迹,从为国效力到扬名海外……作为中国超写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薛海涛始终坚持以诗情画意讲述中国故事。
谈到美术,薛海涛可谓“根是正苗红”。 他的曾祖父薛寿山、祖父薛满堂都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雕塑家。 书香门第出生的薛海涛5岁开始跟着爷爷练毛笔字,8岁学绘画,12岁学雕刻,16岁学篆刻,早年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潜力和功勋。
1988年,薛海涛从家乡山西运城市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1993年毕业后考入甘肃敦煌研究院,此后的12年间,他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修复工作贡献了青春。
著名画家薛海涛
2005年,薛海涛被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中的俄罗斯圣比德堡列宾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油画系录取,圆了自己的求学梦。由于品学兼优,他在毕业后非常荣幸被列宾美术学院聘为油画系教师。两年后,在爷爷薛满堂的引导下,薛海涛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登上回国的飞机,回到祖国。2016年,薛海涛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应聘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研究所,并主持工作至今。
薛海涛的爷爷薛满堂曾担任新中国故宫博物院第一任常务副院长。祖辈的精神与情怀、嘱托与教导,对薛海涛的艺术之路产生了颇为重要的影响。
多年来,薛海涛不断探索中西方绘画多种技法的融合,在不失中国画审美品格的基础上,大胆应用西方绘画中表现光影空间的手法,创作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诉说着关于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历史伟业与时代征程。
《黄河颂》
薛海涛是山西运城人,他曾无数次用画笔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深情,特别是那奔腾的黄河。为了展现母亲河的气势与风姿并借机表达自然与人生的真谛,他曾赴山西壶口十余次,三画《黄河颂》,一画《中华魂》。他用西方绘画立体空间的光影透视效果,力求营造亘古久远,惊涛拍岸的大美气象。为强化壶口瀑布凝重的肌理和浑厚的质感,他采用竖式纵向的中国画传统格式,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一幅《黄河颂》,薛海涛用全新艺术手段打造出立体豪迈、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动静相生。
历史和军事也是薛海涛最擅长且热爱的题材。
2021年,董必武手迹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举行,由薛海涛创作的油画《董必武在旧金山》格外引人注目。在这幅肖像画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双手插兜,目视远方,恰颌首微笑,神态自然,还原了1945年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时的神情样貌。
薛海涛说,“创作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通过神态展现出董老作为一个革命者的‘精气神’。”为此,薛海涛通过从网上搜集到的以及董必武家属提供的照片,细致揣摩董必武的神情样貌,“搜集有一张董老在旧金山的照片,但那张照片很模糊,很难看清董老的真实神态。”
薛海涛力求运用超写实主义绘画技法真实还原董必武在旧金山时期的音容笑貌,对此,他以照片为蓝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董必武的学识爱好,在创作之前仅素描稿子就设计了七八版。
油画作品《董必武在旧金山》
“每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一幅画中最难处理的也是精气神。董老的精气神就是对党对革命无限忠诚的神态,这也是作品中最让我满意的地方。”薛海涛说。
建军九十周年的时候,薛海涛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工作者,历时三 个月创作了这幅“辽宁舰”保卫祖国广阔海疆的油画《我的家园》,向中国海军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走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薛海涛还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2020年,薛海涛作品登陆瑞士巴塞尔全球艺术展,参展的作品展现了戏剧、汉服等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备受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评论家、收藏家的青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