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成功率低的大人们知道急救知识,很少拯救生命,如何不失时机?
● 很多来急诊的患者都可以通过院前自己、家属或者周围人的急救,来避免危重情况发生。但实际中,我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较坏的情况就是因为错误的院前急救方式导致的
● 学生对于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停留在类似“书本”的表面学习上,缺少实际演练,遇到突发事件,显得信心不足,恐惧行动。群众对施救行为是否会担责的法律认识不够,对施救行为免责的规定有疑虑,个别媒体为博流量对个案进行片面的、负面的宣传,导致很多群众心存爱心乐于施救,但畏惧承担责任不敢行动的矛盾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影响到公众对急救行为的积极性
● 各类学校应当将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地方课程专题教育内容,在专业组织的指导下,开展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应该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确定有关急救教育的课程,在公共场所、群众性活动场所增设急救专员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陈 磊
9月3日晚上10点多,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室内还是人来人往,急诊室外站满了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急诊室的走廊里有十几位正在输液的病患。
《法治日报》记者看到,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就有三个担架从救护车上抬下,还有一名患者上了救护车转到其他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卢骁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说,到急诊室的病人,有危重病人,也有症状比较轻的病人。危重病人会第一时间进入抢救复苏室,这些病人主要为严重的创伤,比如说车祸、高速坠落伤,还有一些心跳呼吸骤停,最常见的如心肌梗死、脑出血等,还有一些普通的急诊病人,需要在急诊间进行处理治疗,比如急性胃肠炎、肠痉挛、胃溃疡等。
9月1日至7日,记者在天津、北京的5家医院走访时看到,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平时,医院的急诊室总是人满为患,有时急诊中心的走廊、出口附近还有塞不下的人在输液。
据接受记者采访的医生和专家介绍,其实很多来急诊的患者,都可以通过院前自己、家属或者周围人的急救,来避免危重情况发生。但实际中,我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较坏的情况就是因为错误的院前急救方式导致的。
9月10日,正值第23个世界急救日,今年急救日的主题是“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人们对急救知识了解情况如何,社会急救目前面临哪些短板?如何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急救意识和水平?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需要急救患者多
院前急救很必要
今年1月7日,浙江省温州市急救中心发布2021年院前急救数据:全年接警122927起,出车53131趟,救治病人39488人次。
4月,安徽省芜湖市120大数据发布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芜湖市120急救中心共受理电话55346通,较上季度增长8.45%,出车9043趟,较上季度增长3.49%,救治病人8959人次,较上季度增长3.83%。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魏兵告诉记者,除创伤外,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等,也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这些,占了急诊室的大部分情况。还有较为常见的就是在季节交替时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慢性肺气肿病发作,以及一些外院转来的病人。
一天深夜,急诊室来了一对50多岁的夫妻。病人的妻子告诉魏兵,她的丈夫牙疼。当时魏兵觉得有些奇怪——牙疼为什么会夜里来到急诊室?原来,病人的妻子了解过急救的相关知识,她丈夫的牙疼与咬合、局部触碰没有关系,牙疼的时候包括颈部、背部都有牵涉疼,后来一查心电图果然有心肌缺血的表现,他的牙疼实际上就是心绞痛的症状。
收到心内科后,由于发现和救治及时,病人的生命没有什么危险。“这种情况如果一不注意,可能连送到医院的机会都没有。”魏兵说。
“心脑血管疾病的就诊时间性非常强,能够有效提前处理的窗口期较短,普通人对这些症状的识别也比较关键。”魏兵说,如果觉得自己能够识别,或者察觉出身体有什么异常,最好尽早到医院就诊,这样可以把损伤降到最低。还有些需要去急诊的病症是大家完全可以预防的。比如秋冬季节,我们应注意保暖,勤洗手多戴口罩,做好呼吸道的防护,呼吸道传染病就能明显减少。
多位受访医生均认为,院前急救往往能够决定患者的命运,急救是否及时、判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果断得力,均将影响到病人的安危。
“比如说心搏骤停的病人,其实旁人以及目击者对他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目击者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让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达到医生到来后急救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卢骁说。
错误急救危害大
社会急救较缺乏
“如果这个孩子家长不这样去做,孩子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会很快就度过这种不适的症状。但是家长用了错误的急救方法,导致孩子最终死亡。”在社交平台回忆起这件事,北京市某医院急诊科医生巍子仍惋惜不已。
一天,巍子接到急救任务,一个孩子呼吸困难,医护人员上了救护车的第一步,就是回拨电话指导救援,“你们快点来你们快点来!孩子喘不上气了要不行了!”电话另一头孩子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喊道,当巍子想再问什么情况时,电话已经挂断并且无法打通。
很快,巍子到达了急救现场,第一眼就看到家长在给孩子做胸外按压,但是有一点引起了巍子的注意,就是孩子的胳膊还在慢慢往上抬,于是巍子迅速跑过去制止家长。
当把孩子转移到急救车上时,巍子发现,孩子的胸廓已经完全塌陷,肋骨多处骨折,呼吸基本已经停止。医护人员边抢救边问孩子家长什么情况,家长说孩子不听话和她吵架,吵着吵着就喘不上来气,于是就慌了,只记着这种情况应该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于是赶紧把孩子搬到外面空地用力地按,结果怎么都醒不了。
“孩子跟家长吵架喘不上气,实际上是因为呼出的二氧化碳过多,这时候人们可能呼吸困难,会有嘴麻甚至抽筋情况产生,很简单的一个急救方法,就是戴口罩或者用一个塑料袋扣在嘴上,慢慢地深呼吸就能缓解,根本不用做胸外按压。最后孩子没有抢救过来,孩子可以说是被家长错误的急救方式活活摁死的,但我们很难把真实情况告诉家长。”巍子说。
据调查,约有70%的急症发生在家庭,家庭急救也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院前急救不成功是常态”的说法也广为流传。
接受记者采访的医生和专家们认为,这句话可能并不准确,但有一定道理,我国的院前急救成功率确实不够高,这和社会的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社会急救能力低有直接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认为,当前公众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是非常贫乏的。
“因为我们没有这类专门的教育,现在也仅仅是一些条件相对好点的急救机构,会受邀到社会上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急救培训。或者一些承办群体性活动的公共场所,才会想到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培训一些有急救知识的人。但这些培训基本上都是要收费的,而且普及率不高。”刘鑫说。
“目前我们缺乏专门的师资力量,仅在北京等几个大城市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但其他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都少有这种培训师资。如果没人来培训,即使公众有意愿,也无法推进。此外,费用由谁来支付、专业教材的缺乏也是大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当前我们公众急救基础知识了解贫乏的重要原因。”刘鑫说。
魏兵说:“实际上,公众对于急救知识的渴望度比较高,加上现在很多新闻报道参加剧烈运动或者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有人猝死,这些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都愿意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能够学到急救知识的途径不多,正规的培训也少,反而民间不科学的说法太多,比如孩子溺水后背着来回跑控水这件事一直都有发生,实际上这么做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耽误抢救时间。”
自动体外除颤器,即“AED”,被人们称为“急救神器”。它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目前,全国多地景区、商圈和公园,机场、火车站、轨道交通站等各个交通枢纽,图书馆、学校等场合均有AED配置。
“但很多时候,一般公众根本就不懂心肺复苏,AED也只是看广告中介绍而没操作过,真正在出现有人突然呼吸心跳停滞,又没有医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急救基本上就抓瞎。这个心肺复苏它是有专门的技术要求的,心脏按压它是有力度要求的,所以你没有经过培训,培训过后你没有进行操作训练,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急救条件匮乏的大环境之下,如果真有人出现了问题,也很难得到相应的救治。”刘鑫说。
亟待各方齐发力
加强宣传重教育
去年,新修订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公布。其中提到,各类学校应当将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地方课程专题教育内容,在专业组织的指导下,开展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此外,太原、上海等多地院前医疗救急服务条例也都提到了这一要求。
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在现实中,这项内容完成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比如有些学校从未开展过急救培训,有些学校只是在急救日当天放几部宣传片或请人做讲座,一年之中剩下的其他时间再未提及急救。
在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看来,这种现象与多方面原因有关。学生对于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停留在类似“书本”的表面学习上,缺少实际演练,遇到突发事件,显得信心不足,恐惧行动。群众对施救行为是否会担责的法律认识不够,对施救行为免责的规定有疑虑,个别自媒体为博流量对个案进行片面的、负面的宣传,导致很多群众心存爱心乐于施救,但畏惧承担责任不敢行动的矛盾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影响到公众对急救行为的积极性。此外,校园和社会对紧急施救提倡及重视性不足。
如何加强公众科学急救技能,提高社会急救能力?
魏兵建议,针对学生急救知识的学习不能要求太高,最好是成年人,或者说高中阶段再强化对他们进行急救的识别和指导。
“孩子太小,对复杂事情分辨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如果万一施救不成功,对他们的心理也会造成创伤。能够通过简单培训让他们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救助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对急救知识有个简单了解就可以。”魏兵说。
邓利强认为,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专项急救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比如针对幼儿的卡通动画形式将涉及急救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进行生动教育;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爱模仿的特性,可以尝试针对该年龄段可行急救环节的演练,比如怎么拨打急救电话;针对中学生大学生,可以通过还原现实情景,指导正常的急救操作;加大对学生见义勇为、乐于施救行为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和家长普及紧急施救相关法律问题的解读,列举相关裁判案例,消除他们对采取紧急救助行为后承担法律责任的疑虑。
“科技发达的时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尝试通过图画,短视频,甚至情景剧扩大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推动在校园、企业单位、人员密集的公众场合进行宣教培训,还可以提倡将具备急救技能作为单位招聘、员工入职或晋升的优选条件。”邓利强说。
为推动公众对正确急救知识的了解,卢骁加入MCN知识矩阵,在多个社交平台分享医疗知识,抖音号“卢骁的急诊日记”已收获130多万粉丝;魏兵的抖音号“朝阳急诊科魏兵医生”也已发布了近100个医疗科普短视频,在评论区、私信解答了许多人的问题。
据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1月以来,平台邀请优质作者“泽桥医生”打造“学会急救,即时自救”主题视频合集,围绕“心肺复苏术”“AED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婴幼儿异物入喉”等打造17个不同场景的急救主题内容,不少人在视频评论区给予正向反馈。
自2019年起,不少用户在抖音上发起#海姆立克急救法话题,并制作相关科普视频,借助平台传播急救知识。至今,这些视频在抖音已经被播放学习了31.2亿次。
“此外,还应该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确定有关急救教育的课程,在公共场所、群众性活动场所增设急救专员。”刘鑫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需要整个社会对急救问题逐渐重视、认识水平逐步提高后,公众急救知识和社会急救能力才能提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