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随笔日记 > 正文

随笔日记

投资约2亿元的地铁站为何沦为“孤岛”?

admin2023-05-23随笔日记702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出资约2亿元建造的3号地铁线一地铁站乘客寥寥,利用率不高成“孤岛”,引发社会关注。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民生工程出资糟蹋、大众不满?“新华视点”记者打开追踪调查。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出资约2亿元建造的3号地铁线一地铁站乘客寥寥,利用率不高成“孤岛”,引发社会关注。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民生工程出资糟蹋、大众不满?“新华视点”记者打开追踪调查。

地铁站周边杂草丛生,邻近居民绕道而行

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宁波市3号线一期高塘桥地铁站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大片刚收割完的油菜地里,周边约有农田60亩。其中A、B两个出口由一条便道联通远处的宁姜公路,现在能够通行;C、D两个出口被挡墙封闭,出口大门紧闭,周围杂草丛生有半人高。

建在农田里的宁波地铁3号线高塘桥站C出口(新华社记者李平 5月16日摄)

正在菜地里刨马铃薯的顾姓乡民告诉记者,“这个地铁站建在农田中心,进退两难,平常没几个人坐,我能够在这里开荒种田补贴家用。”

居住在和顺家乡小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住进小区3年多了,很少到高塘桥站坐地铁。由于这个地铁站与和顺家乡小区中心隔了条河,没有路途通行,居民需要绕行近3公里,还不如坐公交车。

据了解,与高塘桥地铁站直线间隔仅100多米的和顺家乡小区,居住着2500多户3700多人。“门口有地铁站却坐不了,居民很不满足,反映三年多时刻了。”和顺社区干部说。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明,2015年7月高塘桥站选址获批,2017年车站出入口施工,2019年6月建成通车,整个工程花费约2亿元。

据《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3号线一期工程2018年注册后,日均客流量为1.13万人次/公里,2021年为1.5万人次/公里。但事实上,现在日均客流量为6000人次/公里至7000人次/公里,仅为规划预测的一半左右。

为什么出资巨大的地铁站乘客寥寥?“由于高塘桥站建在基本农田里,周边规划的商住项目没建起来。联接和顺小区的路途又触及占用基本农田问题,迟迟动不了工,导致站点日均客流量偏少。”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宁波市,高塘桥站面临的困局并非个例。例如,与高塘桥站接近的句章路站相同被农田“包围”,其C、D两个出口大门紧闭,建而未用。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句章路站周边300米范围内,有永久基本农田约68亩。

建而未用的宁波地铁3号线句章路站C出口(新华社记者李平 5月16日摄)

“超前引领”的规划,“先上车后买票”的心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许改动其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备等重点建造项目选址的确难以躲避永久基本农田,触及农用地转用或许土地征收的,有必要经国务院批准。

为何明知该地为基本农田区域,仍将高塘桥地铁站点布设在这里?记者就此采访了宁波市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称,将站点设在基本农田区域,主要是原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部分“不合一”的状况,存在规划先行问题。

在2013年“宁波市鄞州区‘陈婆渡(后改为高塘桥)—黄隘’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上,记者看到,10年前,高塘桥站周边的基本农田被规划为商住用地,而其时的宁波市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将这片区域划为犁地和基本农田。

“为凸显轨道交通对城市开展的超前引领效果,原宁波市规划局核发了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建造项目的选址。”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

对于这种说法,一些宁波市民并不认可。他们认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地铁应布设在城市客运量大的主要客运通道上。地铁线路间及地铁与其他交通系统间的联接,应做到换乘安全、快捷。把地铁站建成“孤岛”,是否符合国家开展地铁的思路,值得商榷。

此外,地铁站投入运用至今已近四年,为何部分出口荒废、配套路途“断联”现象迟迟未有改观?

当地部分干部泄漏,从前的考虑是,想利用后续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窗口期,对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进行适当调整,逐步推动站点周边路途及商品房的开发。但后续由于机构调整等原因,现有规划落地及配套设备建造状况难以推动。

高塘桥站邻近居民反映,从现在的成果来看,规划和建造并没有起到“引领”效果,地铁站连出口都不能完全用起来,不仅造成国家出资糟蹋,也没有给周边群众带来交通便利。

大门紧闭的高塘桥站D出口。站内公告牌上提示,“此出入口及通道暂未开放,请勿通行”(新华社记者顾小立 5月16日摄)

记者采访的一些规划专家和基层干部表明,高塘桥站的遭遇,折射了一些当地“先上车后补票”的开展心态,总觉得能够先把事情“张罗”起来,过后再利用国家政策调整的机会“补合规手续”。

犁地维护“红线”不能跨越

宁波市相关部门向记者反馈了一些改善问题的办法。

“依据最新国土空间规划,高塘桥站周边已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以内,联通和顺小区与高塘桥站的中惠路已具备建造条件,现在该公路已完结选址预审、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作业,争夺在今年9月份完结土地报批、10月份开工建造,解决高塘桥站部分出口难以通行的问题。”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汪乐军说。

当地干部表明,他们正对全市127个已建好的地铁站口进行摸排,全面搞清楚哪些地铁站口存在建好后运用功率不高、周边群众出行不方便等问题,加强联动对接,分类剖析,有用改善。

浙江师范大学地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马远军认为,严重基础设备布局“超前引领”的“度”如何把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将犁地维护、城市开发综合考虑,一定要提高严重公共基础设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合规性。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蔡斐建议,要继续深入推动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工业规划等多规合一、统筹兼顾,把“一张蓝图干到底”落到实处。

更重要的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建造考虑,无论当地城市开展到了什么阶段,犁地维护这一‘红线’一直不能跨越。”蔡斐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