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摘抄 > 正文

美文摘抄

从手稿看夏衍如何改编《祝福》

admin2022-11-06美文摘抄458

  

从手稿看夏衍怎样改编《祝福》

 

从手稿看夏衍怎样改编《祝福》

 

左:夏衍改编《祝福》的电影文学剧本手稿。沈芸 提供

王锡荣

上海图书馆东馆于9月28日建成开放。 照本馆的第一次展览是《海上文韵——夏衍手稿文献展》,展出了该馆收藏的夏衍家捐赠的许多珍贵藏品。 我在那里面看到了特别的展品。 这就是夏衍原作《祝福》的电影文学剧本手稿。 《祝福》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1957年获第十届卡罗比佛利山庄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之际,《祝福》入选中国电影百年部名片。 展出的是夏衍1955年的手稿,到现在已经67年了。 手稿保存完好,共38页,字迹清晰,赏心悦目。 这份手稿去年已经整理影印出版,现在看到原件,还是令人惊讶的。 毕竟是掌握在夏衍老师手里的。


  看了手稿,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夏衍? 对一般人来说,夏衍既是文学家,又是电影工作者。 他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史上对他的记载中,最著名的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本《上海屋檐下》等。 而夏衍在1936年的“两个口号之争”中,与鲁迅先生的意见并不一致。 那么,为什么夏衍还在改编鲁迅的作品呢?


  这里有很多理由。 总结起来,有这些方面。 首先,夏衍有丰富的电影剧本改编经验,有成功改编电影的职业生涯。 他在文学界不太受欢迎,但在电影界是个泰斗级人物。 1932年,夏衍、阿英等按照中文委和瞿秋白的意见进入电影界,组织了左翼“电影集团”。 夏衍是负责人,很快编剧拍摄了《春蚕》 《狂流》等影片,从此中国电影进入了“左翼电影”时代。 此后,夏衍在党领导的电通株式会社,作为《桃李劫》 《风云儿女》等脍炙人口的进步电影的原作、编剧,构筑了左翼电影界的支柱地位。


  其次,夏衍来自杭州,与鲁迅同乡,也熟悉当地民俗和环境,所以对鲁迅及其作品非常了解。 例如,在第四章开头的《山墺里、贺老六木屋前的“稻地”》中,夏衍特意加上《浙东土话,就是宅前的空地》,表示对浙东乡的亲近。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1956年是鲁迅逝世20周年,党和国家将举行规模空前的鲁迅纪念活动。 实际上,在那之后,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最高标准、活动内容最多样的纪念活动。 包括邀请跨国嘉宾的纪念大会、注释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鲁迅墓的迁移埋葬、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新馆的建设、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建设等。 据了解,当时电影界策划了这部部电影,中央非常重视。 作为当时文化部领衔电影的副部长,他又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祝福》的改编由夏衍担任可谓是不二之选。现在,让我们看看夏衍自己是怎么说的。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名作,已经是举世闻名的经典。 这部部电影将于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上映,所以我接受了这个改编工作,并将它视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这个任务的重要政治意义不言自明。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对我有利的条件。 一个是浙江人,对绍兴的情况比较熟悉,一闭上眼睛就能想起小说里的风景人物。 另一个是我小时候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前后动荡的时代,对时代氛围并不陌生。 其中三个是《祝福》几次改编成戏曲和电影,其中成功的。就这样,我大胆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很明显,他带着一种没有责任的使命感接受了任务。


  他是怎么改编的? 他这样说道。 “在原著工作中,我的目标是:一、忠于原著的主题思想;二、保留原著的严谨、朴质、外冷峻、内热的风格;三、原著小说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而影视观众则是更广泛的劳动大军,因此上述”


  果然,夏衍的一些改编,后来有了一些不同的意见。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插曲上。 一是为什么电影隐藏了“我”? 夏衍早就料到了。 他这样说。 “改编工作开始后,首先面临的难题之一是鲁迅先生是否会出现在电影里。 经过思考,鲁迅先生以《我……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开始,是一种适合小说展开的叙述方式,而小说里的叙述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所以鲁迅先生出现在电影里,反而是写实的真实写照和文艺作品的写照”


  这似乎有道理。 小说不是回忆录,而是把鲁迅拍成电影,证实了“我”是鲁迅,不是鲁迅的原意。 但是,夏衍说:“这样的话,又会出现别的问题。 那是一个惊险的场面,原作中的祥林嫂对着鲁迅先生问道:“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不得不放弃。 经过权衡,我保留了祥林嫂的这个疑问或希望,把它变成了绝望中自问自答的独白。 ’这似乎是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但是,人们对这样的安排,不太接受。 因为这个“我”,是作品中的第一主角,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我”是有经验的人。 给人一种现实感,就像在眼前一样说话,让他接受。 “我”既是观察者,又是保持客观、俯视历史的视角,全景式展现了人间悲剧的全过程;“我”又是叙述者:为了避免“说教”的弊端,反映了个人的思考。 “我”果然是反省者。 他的思考富有启发性,“小我”的出现,令人深思。 “我”果然是批评者。 深入揭示社会食人真相,入木三分。 最后,“我”是鲁迅写作的惯用伎俩,运用极为娴熟。 因此,夏衍把“我”藏起来,带到祥林嫂与“我”的“灵魂对话”镜头中,作者的思维深度得不到充分的表达,作品震撼力下降。 这确实是令人遗憾的一点,这也是电影后来受到“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作为电影的原作者,真的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他确实尽了全力。接下来是关于“打破门槛”的故事。 在鲁迅的原作中,祥林嫂给庙里捐了门槛,觉得自己洗刷了一切“罪孽”,回归了正常人。 尽管如此,鲁四殿大人的不承认,摧毁了她的信念,瓦解了她的精神。 这也可能是她直接的死因。 但是,对于这个重要的故事,夏衍做了改变。 故事讲的是祥林嫂惊讶于自己的命运没有改变,生气地把菜刀拿到庙里打开了自己的“捐款”门槛。 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但是夏衍有想法。 因为这样对待实际上不是他的发明。 1948年袁雪芬主演的越剧电影《祥林嫂》,就已经有了“开门红”的情节。 之后,舞台上经常上演的越剧、评论剧也留下了这一幕。 所以,夏衍说:“对我来说,每次看到这一幕,都只是兴奋,没想到离奇或者偏离了祥林嫂的性格。” 他甚至认为:“虽然越剧《祥林嫂》的改编有很多不妥当的地方,但对于这部戏,我还是以‘择善而从之’为宗旨,舍不得砍掉。”


  夏衍这样处理,应该说是有那个时代背景的。 在新中国,中国妇女已经解放了,所以没有反抗精神,中国妇女的解放是不可能的。 因此,应对幻想破灭的祥林嫂抵制封建传统和礼教,是时代精神的合理诉求。 当时有人批评这违背了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夏衍不同意,认为这并不违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实际上是基于时代思想的逻辑。


  另一个争论是,对于祥林嫂与贺老六成结婚时的态度,她是在奋力反抗后才“高兴”的处理。 夏衍说:“原作是在祥林嫂和柳母的对话中带来的。 理由是‘不知道他的力量有多强’。 我改写了祥林嫂从笨拙善良的贺老六对她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同样被压迫、被实践者之间的同情。” 应该说夏衍这个处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鲁迅的描写绝对真实生动,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无庸置疑。 但是,如果轻易搬上银幕,祥林嫂的话就会被普通观众误解。 因为电影毕竟是电影,电影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是不同的。 如果电影真的像人物一样对话,电影院的观众可能会感到违和感和笑。 事实上,在鲁迅的原作中,祥林嫂与贺老六的感情和睦相处,其内在逻辑当然也为贺老六朴素的真实所感动。 所以,夏衍最好这样处理。


  据说当时夏衍只用了两周就写了初稿。 但从手稿来看,文本写得很仔细,形态成熟,虽然也有一些修改,但总体上相当干净,字迹容易识别。 其间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夏衍喜欢在修改的时候换成红色的钢笔。 这样可能更容易记住修改过程。 所以,这部手稿,确实是很多宝贵的文学遗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