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科普问答再屏:现在如何理解新冠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的?
近日,中科院院士王福生回应“自限性疾病”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不少网友认为视频内容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可以靠机体免疫力“挺”过去,既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防控。
科技日报记者查询后发现,该视频来自2020年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王福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自身局限性疾病不需要治疗。
近两年多前关于“自限性疾病”的科普问答近日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侵袭至今已近3年,人类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更深了,但当时的认知判断还适用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需要治疗,能很好地恢复吗? 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吗?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自身限制性疾病并没有严格的医学定义。 一般自限性疾病无慢性病、普遍轻症出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病原学观点是自限性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表明目前没有出现慢性病,可以在体内通过免疫系统清除。
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和认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既未发现整合人体的基因组,也未发现病毒长期存在于某些器官,从这个层面上新型冠状病毒是自限的。
但王贵强同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直接造成的人体损伤可以“自我限制”,但其诱发的相关危害难以“自我限制”,需要规范治疗。
“目前少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病情可加重,如有基础性疾病可合并诱发其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王贵强说。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为什么需要立即隔离观察?
既然是自身限制性疾病,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及时隔离观察和对症治疗呢?
重症和死亡病例提示新型冠状病毒对脏器的损伤难以“自限”,需要及时治疗。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童李刚也认为,对某些人群来说,新冠导致的肺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可能有致命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力强,所有感染病例均须观察护理。 隔离观察和对症治疗一方面可以立即阻断病毒传播,另一方面便于实时观察,避免病情恶化。 ”王贵强强调,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需要立即去医院诊断和治疗。因此,在新冠肺炎诊治过程中,我国一直实行分类救治。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轻型病例进行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病情恶化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对重症、危重、高危因素患者进行重点救治。
“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隔离可以避免更多的感染风险。 这是应对传染病的关键。 ”王贵强表示,尽管新冠肺炎感染是一种自身限制性疾病,但重症高危人群仍需尽早介入,降低重症死亡风险,“如果新冠感染是自身限制性疾病,就不用去医院,在家呆着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甲肝、流感、麻疹等常见自限性疾病均须治疗
郭威说:“一般病毒感染大多是自我限制的。 如甲肝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符合自身局限性定义,但需治疗。 ”
“‘自限性’病毒并不多,而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有很强的清除能力。 ”郭威说,但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是例外,它们会与人类DNA整合,逃避免疫系统,引起慢性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也可以隐藏在人体肝细胞中。
“流感病毒是典型的自身限制性疾病,但也需要治疗。 ”王贵强表示,通过实时观察和靶向治疗,尽快将病毒从生物体内清除,可以避免破坏机体平衡状态,诱发器官衰竭等严重症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