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摘抄 > 正文

美文摘抄

中国人的“文化获得感”来自哪里?

admin2022-10-15美文摘抄537
  在北京奥运会上,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创意震惊世界。休息日,穿着汉服的年轻人笑着给街道增添了明亮的颜色。在网络直播室里,“乡土艺术家”通过部手机向千里之外的网友展示家乡的非

  在北京奥运会上,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创意震惊世界。 休息日,穿着汉服的年轻人笑着给街道增添了明亮的颜色。 在网络直播室里,“乡土艺术家”通过部手机向千里之外的网友展示家乡的非凡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继承中华文化,绝不是轻易复古、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外国为今、辩证取舍、推陈出新10年来,人们推陈出新,不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国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获得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诗语热”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标志,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层次理解的冲动


  10年来,国家始终重视文化事业,并提供了大量支持,为中国民众分享文化发展成果,为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精神素质提供了良好条件。


  10年来,我国新增15项世界遗产,6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6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项,15个地质公园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张颐武说,10年来,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非常显著,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深入人心、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强、民众对国家认同感增强等。


  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新国家潮流的兴起和发展,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故宫变身新晋网红打卡地,文具、食品、服饰等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传统戏曲借助互联网焕发出新机……


  图:故宫博物院内太和殿和水中的倒影形成“镜像”。 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张颐武表示,“新国潮”将为文化提供新的可能性,最终成为优质的文化资源。 他强调:“国潮发展方兴未艾。” 国潮,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累的宝贵遗产,使之成为新时代的新生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民族的深厚根基才能不断在老干部身上开出新枝。 ”


  10年来,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极大地增强了国民文化自信。 “汉语热”席卷全球,学习汉语的海外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看中文小说,看中国电影电视剧等,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受众群持续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发展成果不仅局限于城市,10年来已遍布城乡。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农村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特殊意义。 他指出,农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个文明的承载者,耕耘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扩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 无论是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都具有引领作用。 文化位于广袤的乡村,有产业和物质方面的援助和支持,也有精神力量。


  “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是相互支持、相互支持的关系。 乡村振兴活跃了中国农村,弘扬了让我们乡情有归宿的中华文化精神,同时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张颐武如是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