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摘抄 > 正文

美文摘抄

文物事业发展的这十年:坚守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

admin2022-10-11美文摘抄58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矿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矿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更多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继承。 10年来,全国文物系统奋发有为,文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真正进入了大众生活。


  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


  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部署,把“坚持第一保护”“保护文物也是政绩”“把文物盘活”等理念深入人心,全党全社会维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部署。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作出了总体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6个专项政策文件,1部专项发展规划,全国人大加强执法监督,全国政协积极出台政策建议。 中央加强部统筹配合、政策供给,文物安全、流失文物追索归还等部协调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党委政府巩固主体责任,27个省级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0年分别增长58%和88%。 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和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文物收藏队伍不断壮大,文物宣传备受关注,人民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取得突破


  我国已完成第一批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并公布了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数达到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15%、58%、88%。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不可移动文物76.7万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件,备案博物馆6183件。 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要文物保护项目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性保护积极推进,上万件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应急修复。 博物馆标准化仓库建设基本完成,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继续深入推进,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得到印证。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程第五阶段( 2020—2024 )取得重大进展,二奥等核心遗址野外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测年技术突破常规检验方法,古环境研究、文明起源产业经济模式研究、手工业经济专门化研究、文明理论综合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考古中国”18个在研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54个能动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实施。 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河南开封州桥和开封河遗址等项目成果对外公布。


  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西沙海域深海考古突破2000米,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程启动,水下考古亮点突出。


  文物安全“严防严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打击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城乡建设破坏文物行为坚决纠正,文物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建设。


  博物馆融入了人民的生活


  10年来,类型丰富、主体多样、大众等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激活利用。


  博物馆数量10年增长60%,年举办展览会数量增长144%,观众接待数量增长119%。 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参观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部分。


  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出大量文创产品,提升大众对文物的关注度,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展示柜里的文物悄悄地“走进”普通百姓的家,“考古”系列的百叶窗箱、博物馆节日的礼物盒、文创雪糕、数码收藏等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


  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赣南、延安等革命旧址焕发新辉煌,广西湘江战役、青海原子城等保护工程成效显著,助力脱贫攻坚、老区振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初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开放,红色


  文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文物保护法修订积极推进,国务院公布《博物馆条例》、新修订《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妨害文物管理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各地公布实施200多部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 文物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正在纵深推进。 财政投入稳中有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文物支出持续增长,中央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10年来达到1000多亿元,给予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大力支持。文物工作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文物保护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实验室考古技术广泛应用,实施113个文物保护国和行业标准发布。


  国家文物局扩员布局,各地文物考古单位普遍加强,考古野外津贴显著提高,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 2022年,全国71个考古机构编制增加1500多个,8所考古专业学校系统培训了219名一线考古人员,考古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