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技术盲目磨练问题是没有用的……教室里的“学习”,到底哪里去了?
“我已经完成了四年的本科学习,修完了所有必修课,也修了很多选修课,通过了毕业所需的所有考试。 但作为硕士生,我至今仍不能很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刘雨菲说。
无独有偶,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接到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模拟政协提案,这名小学生在提案中透露了自己对学习的不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年轻人面临着学习危机,技术革命往往使他们无法在学校学到必要的技能,学生们必须学习如何学习。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多样,学习似乎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但这同时也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人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可能会落后。 因此,无论是小学生还是研究生,都有不少人存在学习混乱。
特别是在新冠灾祸的背景下,全球让很多青少年不得不离开校园,使学习更加复杂。
在教室和教室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去学校是否和学习一样。 考试成绩好就意味着学力高吗? 掌握教科书知识就能解决现实问题吗? 技术是弥合教育差距、解决学习危机的“万能钥匙”吗?
技术在弥合教育差距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危机
“学习危机”不是刚刚出现的概念。 世界银行在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学习实现教育承诺》中明确指出,全球面临“学习危机”,尽管受教育的机会比以前更多,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特别是贫困和社会边缘人群,掌握了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许多中等收入国家声称劳动力水平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学校却得不到知识,这不仅浪费了发展机会,也对全世界的儿童和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不公平。
报告指出,“上学”并不等于“学习”。 因为,上过学的年轻人没有学习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生存下去的技能。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似乎是造成“学习危机”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姚佳曾经去我国最不发达地区参与评估。 工作期间,她接触了四个家庭,“发现了学习危机的三个显著特征。 技术利用不足、合格教师不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不足。 ”
几年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曾采访过湖北恩施某中等专业学校的校长。 有一次,她作为省教育信息化的试点代表去东南沿海的一所大学进修。 虽然自己的学校在信息化方面已经位居省内前列,但是看东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也觉得自己的学校像个“老古董”。由于新冠灾祸的影响,很多应该上学的学生不得不离开校园,依靠网络和信息技术来完成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受到了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为数字鸿沟,是能够获得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地区之间的差距。 ”姚佳说。
显然,完善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使用方便的学习工具和平台、提供合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等,是消除“数字鸿沟”、应对学习危机的必要手段。
然而,许多学者发现,目前还有一种趋势,即——对技术手段过于强调和过度依赖。
“我们不排斥高科技,但高科技应该成为教育的支撑者,而不是教育的主要和最终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杨柳说。
年轻学者的担心得到了一些中小学教育一线工人的印证。 北京一所中学的校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已经有几家教育科技公司来推荐信息化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扫描大量卷宗,快速评估,并给出评估报告。
“其实这些产品很相似。 有一个就行了。 ”这位校长说,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来就不是依靠这些技术手段。
在教室里的学习应该能解决教室外的真正问题
对于有多年学习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学习危机”可能存在于他们走向社会、运用知识时的无奈时刻。
时常有年轻人的热门网络,比如小时候冰淇淋掉了,作业做不了,衣服扣子掉了,大家都不自觉地喊“妈妈”。 但是,当孩子长大成人,上班迟到、不会做饭、家电坏了的时候,大家依然在喊“妈妈”。
“我自己没有错。 ”在这些短视频下,这句话成为了最受赞赏的评论。 许多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几年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似乎瞬间失去了多年的知识积累。
这样的无力感,刘雨菲深有体会。
不久前,刘雨菲当了一名志愿者教师,在一所学校教英语。 她负责三个班,一开始,她按照曾经学习过的师范专业知识,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了建模。 “但是下课的时候,我发现同样的模式不能处理所有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当三个班共用同一节课时,两个班已经看到积极的学习反馈,但一个班例外。 ”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真正的教育中如此无力。 那么,我如何评价过去四年本科学习的成果? ”刘雨菲说。
教室里的学习到底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应该可以解决教室外面的真正问题。朱宣在美国的一所高中留学。 在一节课上,他和团队试图设计低成本的农村地区学生思维教育课程。
最初,朱宣设计了很多模拟实验,试图通过这些模拟场景传授知识。 但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朱宣之前的设计复辟了城市学校的教学模式。 “在城市里,我们离自然资源更远,所以我们的学习实际上是模拟生产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实际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学生可以感受到各种原材料和传统的制造技术。 ”
朱宣突然意识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危机”。 学习本来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真正接触、认识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这方面,农村儿童反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
“我意识到为了把自己放在农村地区,有必要改变观点。 我也开始思考城乡生活的根本区别,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转变。 ”朱宣说。
在日前召开的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原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指出,当前数字化教育要强调“实践性”。
近两年,龚先生和同事们对校园招聘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总结了几十个招聘说明中的热点。 其中第一位是“实践经验”。 “这些调查反映了就业市场的走向,也反映了当前教育在实践环节中相对薄弱。 ”
“分班考试”和“元宇宙”之间有题海之隔
当大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危机”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接受采访时发现,这种“危机”已经存在于一些中小学课程中。
“我要成为emo了。 好朋友去了两个不同的班级。 ’新学期,肖晓(化名)升入了高中二年级。 临近开学,班里又是欢迎新同学,又是目送老同学,大家的情绪起伏不定。
名单公布后,肖晓也终于放下了担心自己被分流的心。
肖晓所在的班是年级的重点班。 入学在即,所有年级的同学都回学校进行了考试。 这次考试和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是重组班级的依据。 肖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在班里排在第25名左右,并不是最后一名,但他不安地说:“同学之间的分数差距不大,比我低2分已经排在第30名之后了。”
假期里,肖晓每门功课都在磨练,希望自己的考试不要差,不要被分流。
“我有时真的很困惑。 有什么意义呢? ”。 肖晓说。
肖本来对自己的学习很有计划,——喜欢生物的她,高时和老师讨论研究果蝇生活习惯的课题,然后继续实验。 她想利用暑假继续实验,通过视频展现整个实验过程,同时参加国际比赛。其实,做了作业之后,肖晓的学习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了解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老师给了她多篇大学论文。 其中很多是英语。 为了“啃”这些论文,她还上网查阅了很多文献,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迅速增长。 然后,为了准备参加比赛的视频,她在网上自学了所有拍摄、视频剪辑的操作。
然而,肖晓为了准备分班考试,没能实施暑假深度实验的计划。 假期结束前几天,她无意中总结了以前的实验,剪掉了一部小电影,提交给了比赛方。
“这次没有被分流,但我不太幸福。 因为如果下次我不磨练一些问题,就有可能被别人超越。 比起这个,能进行我的实验更有成就感。 ”肖晓非常失望,“我看了过去的获奖作品,国外很多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特别微妙,而且有的人选择的研究角度很小,但很深入。 我必须重新写一遍问题。 你在说什么元宇宙? 我觉得离真正的科学研究还很远。 ”
专家也担心同样的问题。 特别是在“双休日”过后,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外训练负担和课内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后,许多专家表示,要考虑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数字化”“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科技感十足的概念进入传统课堂后,“课堂学习”应该如何变革?
“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 ”宋慰祖说,随着元宇宙时代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的进入,教育将具有新的特点,未来教育需要构建新场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指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教育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教育系统变革过程中,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数字化能力至关重要。 “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技术必须有人来应用,服务于教育,提高人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教育信息化创新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抓住教育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以师生教育应用为中心,提供数字化学习内容、平台和工具,提高教育数字化服务和管理水平。 ”
“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教育要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基础性、全局性、引领性作用。 》针对教育数字化变革,龚克提出了三条措施:重视基础学科学习,融合跨学科领域知识变革; 教育要结合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培养一支实践促进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兼具的合格教师队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