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历史记忆符号视觉陈列,空间媒体对话与分享
延安是古城,也是红色城市。 三十年代,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进驻延安。 年到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延安成为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精神高地。
岁月流逝,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过去。 红色的岁月离我们远去,但红色革命的记忆永远值得我们记忆!
为了留住红色记忆,找回延安精神,延安市推出了以“延安1938”为主题的文化街区,全新打造自媒体空间,再现城市记忆。 行走在这条街上,一条红色碎片汇聚的记忆之河,将你穿越历史时空,带到历史现场,感受当年火热的革命实践,重温革命先辈的心路历程,品味丰富的文化积淀。
“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犹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博物馆,在展示红色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
主题街区的多维连接
地标是凝结历史传统、精神文化的物理表达。 作为红色城市,在延安的这片土地上,“拥抱在梦中”的宝塔山、“万众瞩目”的凉山、“陕北好江南”南泥湾……这些传统红色地标,是浓缩革命历史、铭刻革命精神的鲜明标志,静静地为人们带来红色
从红色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孤立、静态展示红色地标还不够,将红色文化放在现代文旅社,将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相结合,能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印象、更全面的体验。
“延安1938”毗邻延安枣园革命旧址。 街区在建筑、景观、空间等方面恢复了古老的延安城风貌,将20世纪30年代陕北的地域文化、风土、饮食文化等复刻移植到街区。 古城墙绵延曲折,黄土窑洞横亘在街区不同角落,一位头缠白巾、披羊皮的老人尽情信天游,粗瓷碗里的小米粥冒着热气,街道两侧墙壁上有抗战口号穿着军服的“八路军战士”正在参加生产……游客走进街区,仿佛穿越了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不仅直观地了解了红色的历史,也走进了街区,红色的历史
“延安1938”集抗战历史场景和陕北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于一体,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穿越时空成功与现代消费文化“牵手”。 从媒体意义上看,这种主题文化街区将红色文化展示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立体、从单向到双向的互动,是红色文化传承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历史记忆符号的视觉陈列
文化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直观地表现为一系列符号。 由于有些符号包含文化基因的密码,往往会引起接触者的多感官体验,激活有关历史的记忆。
作为革命圣地,各种纪念馆、纪念碑、陈列馆等红色文化符号散布在延安的每一个角落。 “延安1938”街区将各种红色文化符号汇聚于一个空间,进行集中呈现和高密度信息输出,让参与者完全沉浸在红色文化的“包围”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红色文化信息的接收。
“延安1938”街区内,延安《新中华报》影印装饰、“为人民服务”墙壁宣传、“延安托儿所”、“海德公园”……一个个红色文化符号,为观众打开了通往历史现场的通道。 此外,还有窑洞、剪纸、窗棂、土炕、小狮子等民居象征,红辣椒、小米饭、南瓜、土豆等饮食象征,陕北说书、天游、秧歌等文化象征。 当红色文化符号与地方文化、饮食符号、纷繁的失误融合在一起时,历史记忆就会以重排的方式出现。 人们在与这些典型符号的接触中,实现对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的认同。
这些符号不是随意组合的,不是历史记忆的简单复原和再现。 相关的符号组合陈列方式,本身隐含着对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诠释。 游客走进“延安1938”一条街,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完成对潜在红色文化符号的解读。
在空间媒体上对话和分享
作为自媒体的“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在集中展现红色革命文化、陕北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以街区为空间促进了对话交流和语义共享。
除了静态展示的文化符号外,《延安1938》还有一场跨界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由身着各类文艺演出——荣服装的演员进行革命歌曲大合唱,身着陕北民间服装的演员表演陕北大秧歌和安塞腰鼓,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这些演出生动再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火热的生活战斗场面,使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对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更强。 从这个意义上说,“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为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时代的交流、交融、互动提供了一个舞台。
因此,“延安1938”街区产生了三重媒体的意义。 一是在物质层面,通过陈列展示不同的文化符号,将延安的历史、文化集中展现在街区的不同角落。 二是在社会层面,游客们可以在其间出入参观体验,共同完成经验的书写和生成,从而产生更丰富的交流;三是在精神层面,“延安1938”这一媒介街区可以双向传播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