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发展,地方品牌产品高质量发展应注意四个细节
自21世纪初期,东北某省首先推出省级地方品牌产品后,一些省市也开始陆续推出地方品牌产品,并分别冠以某某礼物、某某有礼、某某好礼、某某好物、某某伴手礼等名称。近20年来,几乎每个地方的品牌产品刚出现时,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媒体纷纷报道、企业参与。但往往在热闹了几年之后,地方品牌产品有的缩小规模,有的勉强维持,还有的甚至销声匿迹。
近几年,随着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发展,地方品牌产品愈发受到各界关注,越来越多的地方品牌产品也随之而生。然而不少地方品牌又在重复其他地方出现过的问题,其中共性的问题首先是地方品牌产品的概念不清,导致参与企业的定位不清。
经常出现由专家、管理者评出的地方品牌产品,无论企业怎样宣传,产品销量都高不起来。而被专家和管理者“嗤之以鼻”的、没有被授予地方品牌的产品反而有些在市场上销售火爆。某地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把多年以来评出的地方品牌产品按照销量排行,参与奖或纪念奖的销量最大,铜奖次之,最惨不忍睹的反而是金奖产品。其问题便是出在地方品牌产品的概念不清。
地方品牌产品根据购买目的来分类,主要包括公务礼品、商务礼品、大众礼品等。根据分发场景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节庆礼品、会议礼品、政务礼节礼品、商务礼节礼品、大众日常交往礼品等。而从产品本身体现的地区特色来看,主要包括文化特色、物产特色、工艺特色、科技特色、功能特色等。
不同的目的和场景,需要不同特色的地方品牌产品。目前常见的现象是专家、管理者和经营者经常将不同应用目的和场景的地方品牌产品混为一谈。
其次,经营地方品牌产品的运营商,同时也是地方品牌产品的开发商,这就导致大量优质企业参与度的降低。地方品牌运营要有广泛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要会品牌宣传、懂品牌营销,有些运营商还要解决各种资金问题。选取的产品制造企业要有足够的质量保证,有合适的成本和价格,还有不断创新的潜力和与时俱进的营销渠道等。而经营地方品牌产品的运营商“兼任”产品开发商势必造成“裁判员兼运动员”的情况,客观上有失公正性和广泛性。优质企业参与度降低,进而影响了地方品牌产品的美誉度、影响力和销售量。
再次,一些企业仅仅经营地方品牌的传统文化产品,难敌风险。无论是销售企业,还是生产企业,如果只是经营狭隘的地方品牌传统文化产品,一旦遇到市场变化,经营必受重大影响。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仅经营地方品牌传统文化产品的企业纷纷转行或歇业。唯有创新开发适合现代生活的地方品牌文化产品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
此外,很多地方品牌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过少,影响知名度和销量。一些省(区、市)的专家和管理者在选拔地方品牌产品时,会过多地考虑公务礼品、商务礼品,没有考虑到大众礼品,造成了产品品种单一和数量少。而有些省(区、市)虽然选取的大类多,但每类产品的品种少,如此,地方品牌产品店里便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形成各类商品的专卖店或专营区,只能沦为杂货铺。
为避免这些问题,发展地方品牌产品可以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是地方品牌的名称。很多地方品牌的名称大多都是地名+礼物、或“有礼”“好礼”“好物”等,过于千篇一律,难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其次要注意地方品牌产品销售店铺的位置。大多数旅游景区是旅游者游览观光的地方,不宜过度商业化。景区内店铺的数量越少越好,绝不能影响景观环境。销售地方品牌旅游产品的商铺比较适宜设置在旅游交通枢纽、旅游住宿集中地和旅游购物街区等。销售地方品牌大众礼品的商铺适宜设在社区周边和居民商业区。地方品牌产品临时或移动商铺适宜设在节庆、会议、会展活动的人员集中地。
接着是注意地方品牌产品的成本和销售价格。在地方品牌产品中,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礼品、国企的商务礼品都有严格的价格规定。不能超过价格标准。即使是大众礼品也追求等质等价。如今的文创产品最大的问题是成本控制,地方品牌礼品更是如此。经常可以听到有些管理者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开发产品,然而成本过高,销售价格不符合市场和规定,这类产品不可能有好的销量。
最后,地方品牌产品要有足够的类别、品种、规格和数量。现代市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购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务礼品和商务礼品追求定制化,大众礼品追求专卖店或专营区销售,这就需要产品有足够多的品类、品种、规格和数量。
当下,国家高度重视文化文物单位文化产业产品的开发,加之旅游商品的创意不断提升,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地方品牌产品的发展创造了充足的条件。树立宣传地方品牌,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物产资源、工艺资源和科技资源开发地方品牌产品,有利于文化传播、旅游推广、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但同时也要吸取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从而速成规模,实现地方品牌产品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