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文摘抄 > 正文

美文摘抄

理科学生怀着对祖国大地的深厚感情写下《三行情书》

admin2022-11-01美文摘抄537
  “我相信冰雹和暴雨总是平静地到达你的脸上。水分充足的云落在马背上,彩虹横跨两峰之间,炊烟从牧民的哨音中消失,草原变得更深,草木回归草木,我们回归了自我。”原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生

  “我相信冰雹和暴雨总是平静地到达你的脸上。 水分充足的云落在马背上,彩虹横跨两峰之间,炊烟从牧民的哨音中消失,草原变得更深,草木回归草木,我们回归了自我。”原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张盘红在毕业答辩中宣读他用纤细的文字勾勒出广袤无垠的西北野外景象。 有人说这是西北汉的温柔,也有人说这是来自理工科学生的“终极浪漫”。


  “我的诗词本就像一张便条。 把自己经历的、期待的都写下来,慢慢回味,就更明白自己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留恋。”因为专业的需要,张盘红经常跟着老师去甘肃、西藏、四川等很多地方每次做完实验,他都喜欢躺在草原上看云、看鸟、和当地牧民聊天,他呆得最久的地方就是——甘肃省甘南草原腹地的甘南草原国家站(以下简称“甘南站”),是他科考的“常驻点”


  奔赴世界科学前沿,用特殊的方式记录科学之美,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专属的奇思妙想。 西北工业大学有一群来自航天学院的年轻人,他们赶到各地发射场,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火箭发射的瞬间。


  这本写给自己心爱专家的《三相场书》,是新时代青年在科研寻找答案的旅途中,留下一个又一个青春的印章。


  “如果自己找不到答案,就去找科学家吧。”


  “我相信高原的风,没有吹走你内心的温度。 牦牛的背上,挂满了草玉梅的种子。 迈克村的傍晚总是很温柔。 麻雀在电线杆上飞,老鹰飞的地方,就是你要找的远方。 ”张盘红创作的诗中经常出现的飞禽走兽,是他在野外考察时的常见物品,“自然是生态科学研究者的实验场和归宿”。


  这首名为《我相信》的短诗创作于去年9月,是张盘红在甘南站进行野外实验的重要阶段。 谈起这首短诗的创作场景,他依然历历在目。 当天,张盘红在野外实验场经历了暴晒、狂风、暴雨,终于看到天空中出现了彩虹。 “一天经历了几次天气变化。 就像我们的实验一样,会一次又一次地面对失败,但请相信我能看到彩虹”。


  “我国西部寒,农田生态环境脆弱,野外实验数据可以辅助当地植被修复、荒地修复,指导当地牧民更加科学有效地放牧,实现草场价值最大化。 ”兰州大学这个高寒草原生态学研究团队,从1992年开始扎根高原,立足田野,围绕草原退化、湿地面积萎缩、黄河水源补给量减少等重大科学问题,守护着祖国西部的绿水青山。一位当地牧民曾问科研团队:“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草到底有什么研究意义?” 刚来甘南站的时候,张盘红也为自己的选择而烦恼和质疑。 “周边的同龄人都在匆忙出成绩,我们在野外,什么时候能看到成绩? ”


  两年前,在一次野外湿地采样工作中,张盘红“偶然”遇到了牧民。 又看到一位青年学生来到自己世代生活的这片草原,牧民描述了三十年前的一个场景。 一群青年骑着马拿着纸和笔在这片湿地上画画。 那正是建设这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第一位兰大师生。


  “他们让这片土地生态越来越好,放牧更合理,牧民收入也越来越多,没想到他们能坚持这么久……”牧民谈起草原的变化,心里想着一点点红。


  张盘红的野外生活很简单,做实验——实验失败了——再次做实验……重复着。 这是许多科学家面临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非常困难。 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如何在重复的工作中找到意义,张盘红喜欢用前辈的故事治愈自己。


  “如果自己找不到答案,就去找科学家吧。 ”张盘红说,前辈的经历可以告诉年轻人真正的科研是在什么过程中进行的,可以学习如何解决具体问题,也可以主动坐在长椅上感受科研精神。 “他们就像人生的指南,一个个错误的书,我们可以看到错误是如何产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也许可以少走弯路。”


  "一个同学的相机已经去文昌三次了,他自己还没去过文昌。"


  有人扎根西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寻找科研意义,把浪漫的诗写在草原上; 仰望宇宙,也有年轻人用浪漫的摄影作品讲述祖国奔向星辰大海的故事。


  今年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高举天问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全国约10万人一起去现场目睹了这次的发射。 其中有西北工业大学摄影学会火箭队的年轻人,他们用照相机记录下了火箭发射的瞬间,因此也被称为“追赶火箭的少年”。


  西北工大民航学院硕士生张正朴是球队负责人。 对于当初组建团队的过程,他觉得这似乎是偶然事件的必然。


  2020年5月5日,是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的日子。 得知消息后,张正朴有种想去现场看火箭发射的冲动。 他说出想法后,立即得到了十几个同学的支持。 但是去海南拍火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跨越几百公里的距离,而且很难凑齐所需的专业摄影器材。“幸运的是,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纷纷加入和支持下,我们想做的事情接踵而至。 ”一些拿着设备的学生,相机机身、望远镜、三脚架……这些承载着航天梦想的设备开始从全国各地送到海南,第一次火箭拍摄任务就这样“硬”地集中在一起。 由于拍摄所需器材数量多,价格高,团队经费有限。 之后的每次拍摄,都像这样一点一点地聚集在一起。 张正朴回忆说:“一个同学的相机去了文昌三次,他自己还没有去过文昌。”


  “我们以共同的宇宙飞行梦想聚集在一起。 ”因为有照片组和照片组认识他们的人,也有从他们青春的热血中获得力量参加的人。 2020年,还在上高中的李秉文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火箭队拍摄的照片。 他的眼前明亮了。 “传统的火箭发射画面,机械位置固定,描绘的是火箭发射的过程,而火箭队拍摄的照片中,有沙滩上人山人海、火箭云、助推器的分离……这非常吸引人。 在那之后,我竭尽全力想加入他们。”


  “火箭发射时的轰鸣声,仿佛顺着地面传到了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地面振动,现场的人们在欢呼。 这是直播影像所无法获得的心慌意乱。 ”对西北工大民航学院本科生李官翰来说,航天梦一直在引领着他的努力奋斗。 “小时候,我很享受自己折叠的纸飞机飞向天空的感觉,长大后,我想看看自己制造的大飞机能飞向天空,也能飞向太空。”


  去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希望成为团队一员的李秉文觉得这是一次浪漫的“追星之旅”。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火箭发射成功的瞬间,但其背后有无数宇航员每天的努力。 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相机讲述更多的中国航天故事,也许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实现祖国航天梦。”


  “把火箭发射的照片作品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艺术品,感染了数千万人。 ”李官翰眼中的浪漫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但都有同样的梦想,所以在各自的热恋领域创造美好的未来。”


  对张盘红来说,户外的日子让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新的思考。 他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城市,但一些农村面临着青年外流的问题。 “我离开了农村,所以我想回到我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回到家乡服务基础的张盘红,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有了新的梦想。 此外,对于“浪漫”,他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许多美好的东西是在坚守了很久之后才发现的。 我经历过那平静的日子,经历过那场风雨,让自己真正融入其中,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