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随笔日记 > 正文

随笔日记

“新含量”达到“含金量”,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活力四射

admin2022-11-09随笔日记450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研究中心(“G60研究院(筹)”)成立,“进口博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签约区域合作重点项目,“科创+产业+金融”  第五届进口博览会期间,2022长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研究中心(“G60研究院(筹)”)成立,“进口博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签约区域合作重点项目,“科创+产业+金融”


  第五届进口博览会期间,2022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召开。 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科技自立、合力进步、产业链稳定坚韧……G60科创走廊区域一体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展现活力。


  “含量新量”成果“含量”


  “这里已经形成了‘百万’的科学创造生态。 也就是说,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已经突破100家,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千亿级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每年投入超过250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 ”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G60科技创新走廊上的兄弟城市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走上了落实国家的大者科技创新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瞄准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体系,“含金量”将——个城市地区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3%提升到2021年的3.55%,高于全国2.44%的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3倍; 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加1.6倍; 打破生物节律障碍细胞克隆猴模型、量子通信等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技成果频发的G60脑智科创基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苏州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研发平台加速推进。


  同时,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也有目共睹。 2018年以来,9个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5%上升到15%。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49万家增加到3.65万家,省级以上专家专题研究人员“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226.4%; “产学研”合作深度与部分国际科技创新走廊水平相当。


  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以创新链产业链完整性对冲全球产业变局不确定性,以制度供给精准对冲市场情绪不确定性——G60策源地松江不断强化“三个对冲” 地方财政收入“十三五”年均增长12.4%,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6.9%,制造业税收替代性房地产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高度优化。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G60科技创新走廊将引发创新驱动“涡轮增压效应”,建设中国制造的中国创造先进走廊。 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要素流动,提升高质量发展“引擎”能耗水平; 为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先行先试廊建设,营造“蝴蝶效应”。


  “新赛道”培育“新优势”


  在8日的要素对接会上,一个个创新明星脱颖而出,一个个用“金刚钻”承担了“瓷器活”。 来自合肥的御微半导体在“未来创胜”首届长江三角洲G60科技与产业创新竞赛(首届组)中获得一等奖。 公司总经理王帆表示,大会不仅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还扩大了公司“朋友圈”,让更多科学创业企业“牵手”加强链条,一起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获创新大赛(成长集团)第一名的上海美妆生储科技有限公司设在长江三角洲G60科创云廊。 该公司执行总裁苏浩表示,公司成立4年来,搭乘科创走廊这一“快车”前行,产业链上的企业沟通更加顺畅,能够一起创新、克服难题,在新的赛道上加速培育新的优势。


  云汉芯城(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全球连接器制造商安菲诺亮泰首家中国在线代理商。 渠道高级运营经理朱亮表示,双方将在连接器产品在线推广和终端APP、技术创新等方面继续探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G60科技创新走廊精准高效的产融对接机制,优越的经营环境和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为企业提供放心的经营服务和丰富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


  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我们的创新集群能力正在加快提升,将夺回数字经济新赛道和主线,坚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以集群形式推进创新,努力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集群。 G60是协同联动的平台,是优势互补的平台,是要素对接的平台,是资源共享的平台,苏州的发展受益于这个平台,更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平台”


  “高协同”驱动“高质量”


  从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研资源、关键技术协同研究、成果转化共投资等方面探索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方面进行示范探索,共同推动科技自立。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报告显示,G60城市群创新发展指数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群,协同发展指数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典范。


  6年来,G60科技创新走廊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要素流通一体化、人才交流无缝化向机制创新迈进。G60科技创新走廊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长三角“网通办”试点机制,实现九个城市89个综合服务运营专业窗口全覆盖。 区域可处理事项数量已超过178个,区域累计处理突破100万个,大大提高了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配置效率。 集聚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31家,16个长三角城市在松江设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九城市轮值举办G60人才高峰论坛,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出台互认换才18条政策,实施“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百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 已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专业技能人才1190多万人,聚集院士工作站652个,博士后流动站913个。


  高水平的协同运动带来高质量的发展。 今年以来,G60城市经济呈现“V”型反弹,呈现出逆环境下的强劲韧性和高增长性。 6月以来,9个城市签约落地项目超过1300个,总投资超过1.26万亿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表示,自G60脑智科创基地建成以来,我们已经在大脑认知原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现在这里有更多的国际队参加。 长三角地区成为各界英才施展、创新创造、建功立业的舞台。 ”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G60科技创新走廊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兄弟城市的合作,推动G60科技创新走廊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创新的先行者、引领者。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