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保险已经在全国49个城市的1.45亿人,试点6年来各地探索了哪些经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截至2021年底,我国失能和部分的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 “一个人有残疾,全家人都失去了平衡”。 许多残疾老人没有生命危险疾病,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
为了让更多失能老人享有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我国从2016年开始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已覆盖全国49个城市1.45亿人。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处于试点阶段,正在探索其制度设计、服务体系、评定标准、管理流程等。 各地探索了哪些有益的经验? 长保险如何更好地保护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指以长期残疾参保人员为保障对象,重点保障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照护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照护等所需费用的制度,被称为“第六危”,排除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五危”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被称为“失能老人”。 根据国际通行的6个评价指标:吃饭、穿衣、下床、上厕所、室内行走、洗澡。 其中,不能有一两个的情况定义为轻度失能,不能有三个至四个的情况定义为中度失能,不能有五个至六个的情况定义为重度失能。 不同程度的失能投保人享受不同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一般情况下,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参保人员,如果选择居家护理,可以选择在养老、康复机构接受护理,也可以由亲属或者保姆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定点护理机构上门提供专科护理服务。 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有49个城市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起步,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中筹措资金,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向长期护理机构购买专业服务。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启动长护险前期试点。 83岁的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居民侯秀英老人患有脑血管疾病,右侧肢体瘫痪已经31年了。 她是石景山区第一位享受长保险待遇的失能老人,每月可享受1044元补助,同时每月可享受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12小时。
侯秀英:按摩很好,有特有的耐心,我很满意。
据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80元,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个人每年只需承担90元费用即可参保。 截至目前,全区76家护理机构、500多名专科护理人员累计服务重度残疾老人3400多名。 北京市石景山区医疗保障局局长李凤芹介绍,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分为养老护理机构集中护理、专科上门护理和居家护理三种方式,目前像侯秀英老人一样,居家照顾亲属和专科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失能老人占80%。李凤芹说:“无论是住在养老院,还是在家护理,通过家人和护理人员的护理,可以缓解部点的经济压力。 在护理技能上,护理人员上门,首先可以帮老人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洗澡、理发、剪指甲,还可以对家属进行一些训练,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家属的护理能力,对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另一个其实是在精神上,经过这个力量更强。 ”
目前,各试点城市都在积极尝试结合本地实际的长效保护保险政策,待遇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试点城市以上门服务为主,小部分城市为失能家庭发放护理补贴。 作为全国首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从今年7月1日起,四川省成都市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部部纳入保障范围。 成都市医疗保护局生育长期护理保险处处长刘小毛介绍,6年来,当地长期保护保险参保范围逐渐扩大,覆盖面逐渐扩大,不仅参保人员覆盖城乡居民,从去年开始,城镇居民也可以申请长期保护保险待遇关于待遇支付,特别是针对家庭护理,当地也提供了多维度的支付方案。
“前部分是基础护理待遇。 可能是他的家人、他的孩子或者拜托的保姆。 谁来护理这个失能人员,我们会为这个护理人员付费购买护理服务。 第二个部分是专业机构上门护理,我们从这些专业机构购买护理服务,根据不同的失能水平设置27项,这些项目更专业,居家普通人可能很难提供这些服务; 第三个部点,我们会给他提供一些辅助工具。 他不仅可以借还可以买。 目前我们租赁的项目有3个,购买的项目有9个。 目前正在制定政策,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增加辅助工具使用服务部点。 也就是说,我们从实物到现金,从各方面给予失业者保障待遇。 ”刘小毛对记者说。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培养专业护理人才队伍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北京市石景山区创新探索“邻里互助”服务新模式,鼓励在试点区域内邻里间为重度残疾老人提供长效保护服务。 李凤芹表示,这一尝试有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已经成为培养本土养老服务人才的途径之一。 她是这样说的。 “不管家里有没有残疾老人,只要他愿意为邻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我们都会为他进行专业培训,然后把他送到某护理机构,在他经过培训取得资格后,在他的小区里享受着长久的保护危险虽然数量不多,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含义,我们也觉得将来在远郊,特别是一些农村,距离很远,如果邻里有人来提供这样的服务,成本问题,还有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社会认同低、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养老服务行业人员招不到、留不住,特别是具有医养结合技能的长期护理服务人员非常短缺。 据估算,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缺口约500万人。 调查显示,全国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仅占12%,养老护理员学历水平以初中和中专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表示,长期护理保险最终要着眼于高质量的服务,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护保险制度比较发展的地方,也采取多种形式,一方面鼓励大中专院校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采用了引进人才的方式。 例如,目前从事长期护理的人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 如果做得好,有突出贡献,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像上海一样给他办户口。 北京实行大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不同的入职补助金。 这拓宽了吸引人才的渠道。 当然,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普及,将会有稳定的工作岗位,让未来的年轻人和中青年人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这方面的需求将会逐渐缓和。 ”杜鹏说。
如何打破单一的筹资渠道,实现资金的多元参与,是推进长期护理保险需要破解的又一难题。 此前,许多地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开始,所需保险费直接从医疗保险基金划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筹资达到60%左右。 过度依赖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增加,社会保险体系下的政策性长保保险在满足居民更高水平、更多原有护理保障需求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探索建立公司、个人、财政、社会等多渠道的筹资机制,重点解决重度残疾人的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例如,在深圳,长护保险的保险费以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0.1%的比例每月征收,其中职工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按50%的比例缴费,退休人员、居民及其他人员由个人缴费,困难人员缴费由财政补助江苏省南通市长护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每人每年需支付30元、医疗保险基金补贴30元、财政补贴40元等。 杜鹏认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杜鹏说:“关于长期护理保险,我们发现这样——率先入场的其实是商业保险公司,此后政府将其作为制度性建设,从2016年至今,分两批在49个城市进行试点。 无论如何动员商业保险公司加入,特别是将来加入更多形式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非常必要。 在发展政府建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同时,要发挥多元参与的力量,形成多种形式共担老龄化风险的新模式。 ”近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部向各人身保险公司发放《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称为加快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等,决定开展寿险和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 这意味着在一定条件下,寿险保单可以转化为护理支付责任。 杜鹏分析,这种责任转变或许能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
“一方面,商业公司加入后,它可能在未来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在融资方面拓宽渠道;二是其资金、多层次的需求,也给未来专业化队伍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未来在社区”杜鹏说。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