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出现了5位首相,英国政局是不是正在“日本化”?
10月25日,英国前首相特拉斯发表演讲称,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确信”短的执政时间需要英国进行大胆的政策改变。 新首相苏纳克表示就任后将纠正前政府的错误。
在英国经济衰退、“脱欧”后遗症逐步显现的迹象下,苏纳克能否避免重演特拉斯的命运? 英国政局能恢复曾经的稳定性吗? 这次的“论坛”特别请专家来解读。 ——编辑
1保守党及时止损
问:英国6年来出现5位首相,仓促换人不利于政治稳定,保守党为什么要迅速抛弃特拉斯?
A(特拉斯)政权基础薄弱、个人能力薄弱、时局艰难这三个问题从她上任之初就清楚地体现出来了。 这也是因为她下台对英国人来说是合情合理的。 关注特拉斯在辞职发表演说中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整体上很轻松,有如释重负的心情。 特雷莎梅宣布卸任时的泪眼婆娘,与心中的悔恨形成鲜明对比。 也许,她自己也期待着首相的地位不能稳定下来。
如果把视线往前挪,有值得注意的细节。 9月6日,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发表离任演讲时,自比二度就任古罗马执政官的辛辛那提。 英国媒体人曾指出,约翰逊对古典文献的熟悉使他比辛辛那提更有可能卷土重来。 在宣布特拉斯总理辞职后,约翰逊匆忙结束假期回国,试图重返政治舞台中央的意图得到印证。 考虑到特拉斯与约翰逊的个人交往非常密切,而且约翰逊在党内仍拥有众多支持者,特拉斯也随时马不停蹄,即使经历了流程完善的党内选举,花了一个半月才获得总理一职即使只是暂时就任首相,对于不满50岁的特拉斯来说,辞职既不会摆脱难以解决的困境,也不会妨碍他获得前首相的声誉和待遇。 未来有无数显性和隐性的利益在等待着她。
特拉斯下台对英国人来说是有道理的。
也就是说,与其说保守党迅速抛弃了特拉斯,不如说保守党高层发现过渡性人物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后,选择了以最快的速度赔钱。 对于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的国家来说,通过推荐新的党领导人来稳定执政党的地位,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 英国议会运作的根本理念是“大家的事情由大家讨论”,政府的重要决定也是不同形式集体决定的结果。 首相理论上是下院最重要的一党领导人,帮助本党的议案和政策生效,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经济的决定。 一党内如果有人更适合担任这种领袖角色,就可以团结党内尽可能多的议员,帮助推动议案和政策,避免重新举行选举,对执政党来说,更换党首无疑是一种成本更低、巩固统治的手段。 在许多情况下,首相的凝聚力、合法性和判断力比处理具体业务的能力更重要。 毕竟,优秀的士兵不一定是好将军,反之亦然。2“脱欧”是动荡的根源
问:与过去相比,英国政坛的稳定性似乎有所下降,为什么?
特拉斯的辞职确实给外界留下了英国政府首脑更换越来越频繁的印象,但实际上还不够。 自戴维卡梅伦因2016年英国“脱欧”辞职以来,英国民众已经目睹了梅、约翰逊、特拉斯的上台和下野。 但是,除了特拉斯之外,梅和约翰逊的任期为3年和1个月左右,不能说特别短。
英国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和社会动荡导致的首相和执政党频繁更迭后,于1979年迎来了玛格丽特撒切尔。 撒切尔上台之初也面临着政权危机,但她不仅度过了难关,而且领导了首相任期相对较长的时代。 从撒切尔上台到卡梅伦下台的35年间,除戈登布朗外的4位首相中,有2人任期超过10年,2人超过6年。 相比之下,英国人目睹了今年七周内出现三位首相的极端情况,但除非提前举行选举,否则保守党的政权地位不会动摇。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无疑是这场英国政坛动荡的根源。 历任首相的内阁面对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困境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都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 梅总理的下台表明英国议会和政府官员无法就“脱欧”方案达成一致。 约翰逊下台是“脱欧”和新冠疫情的共同冲击,英国发生的高通货膨胀、高物价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此外,他的个人行为受到争议,最终迫使内阁部长们叛离,被迫辞职。特拉斯问世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平息了英国经济领域的动荡,而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使其成为英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这些危机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是保守党的意识形态强调尽量减少政府干预。 但是,发生“脱欧”和新冠疫情等重大转变后,如果政府不推进与党内、党外、国际社会的合作,不采取干预性措施,仍然任由市场和社会竞争,重大转变带来的危机就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因此,保守党意识形态与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之间存在的差距也限制了统治者拥有的政策选项。
3苏纳克前途多难
苏纳克就任新首相后,能阻止英国政府更迭逐渐“日本化”吗?
答:如果说英国政府任期相对较长真的是一种“传统”,那么这一传统出现的时间不仅不长,而且具有偶然性。 能否回归这样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新首相苏纳克能否如预想的那样团结全党,解决难关。 由于英国最晚将于2025年1月举行选举,即使苏纳克有能力稳定相位,15个月后也要经历选举的考验。 他的成绩能满足民众的期望吗? 还存在不确定性。(苏纳克就任英国首相。
图源: BBC图解苏纳克就任英国首相。 图片来源: BBC
最近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将英国的现状称为“英国”( Britaly ),这意味着两国都将频繁更换政府高层。 这种局面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政坛在二战后频繁更换首相的情况。 但是,英意日三国的情况各不相同。 意大利高层的变动与该国政治分权水平多而复杂有关。 一旦实现了“众人议论”的目标,意大利人就不会把政府高层更迭看成负面现象。 在日本,不少首相战后任期较短,但与此并行的是自民党对权力的长期垄断。 自民党内的领导人交替有时是派系斗争的结果,但并不破坏自民党的权力垄断。
与其说是英国政治的“日本化”或“意大利化”,不如说保守党在面临危机时依然采取“应该交换”的战略,尽量避免提前选举。 这种做法体现了保守党对民意的关注和反馈,但没有经历过选举的首相在英国选民心中合法性很低。 更何况苏纳克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而且他的政策偏向于干预,与保守党的意识形态还有一定差距。 从保守党高层的角度来看,尽快选出新首相可以让国家事务重回正轨,团结党员,但就连保守党党员也可能质疑获得苏纳克过于轻松。 在7月举行的保守党领导人改选中,保守党党员对首相的意识形态关注度大于对个人能力的关注度,这也是特拉斯当选的重要前提。 保守党议员的看法正好相反。 这次党内领导人选举将参选门槛提高到100名议员提名,几乎“保送”苏纳克当选,避免他在党员投票环节再次失败。
现在被保守党认定有能力和凝聚力的苏纳克不就是保守党的“大救星”吗? 还是不小心打开了早期选举的“上帝之手”? 还是只是为了苏纳克回来收拾烂摊子? 这次支持苏纳克的保守党议员们表示对他有信心,但他们似乎忘记了现在英国高通胀的根源之一是苏纳克在疫情期间作为财政大臣提出的补贴政策。 到今年夏天,苏纳克本书已有充分机会采取措施将第四季度英国经济衰退降至最低,但他当时没有力挽狂澜,而是促成了约翰逊的下台,推动了政坛动荡。即使苏纳克找到了解决困境的方法,英国选民们也未必是善意的。 从英国目前民生危机的程度来看,相关措施生效还需半年后才能见分晓。 如果半年内国民的不满沸腾了,保守党高层打算继续执行“应该交换”的方案吗? 还是干脆放弃选举,打算通过暂时下野来甩掉热刺? 最终,在2007-2008年的欧洲主权危机中,布朗采取了有效措施,在还没有真正感受到经济复苏给工党带来的荣耀之前,他在2010年的选举中突然辞去了首相职务,成为了卡梅伦和保守党在那场危机中的救世主,并敦促英国人民带来了“脱欧”公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