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春天,郊野公园的选择
01 北京黑桥公园 设计机构:易兰设计 曾经的腾退地,现在的郊野生态公园。承载着周围居民感情和记忆的土地,随着城市的更新有了新的历史使命。
黑桥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是城市发展中留下的腾退用地。设计目标是打造成为集中连片的大尺度森林景观生态郊野公园,满足周边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营造林地、湿地、水体等种类多样的动植物栖息地。
公园的设计从生态性、适用性、文化性三个维度与场地进行对话,通过水系、路网、种植连接人与活力、生态、文化之间的互动。本着“蓝绿交响、生态朝阳”的设计理念,建立以“绿”为主题的都市绿肺体系,在公园中构造多样性的动植物栖息地;以“蓝”为主题的防洪排涝系统,净化黑桥公园所在水系的水质。公园整体空间布局留白增绿,功能布局预留大片空白区域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依托滨水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以规划主路——东营路为轴,串联园区内各景观核和功能区。功能分区设置了滨水景观区、童趣乐园、悦动天地、老年活动区、生态保育区、林地体验区、耕读文化体验区等七个不同功能区。打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生态永续的生态环境、品质高雅的文化环境,以更好地发挥公园的生态和社会功能,最终形成高质量现代化生态公园。
公园收集本区域内雨水进行净化和过滤,可持续、节能地解决景观水质、水量和防洪排涝问题。以人工湿地、湿地浮岛、雨水花园、生态明沟等诸多的生态工程和设施对水源进行渗透、滞纳、涵养和利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和有序排放,补充景观用水。水体将成为公园整个系统及各种功能实现的有机联系和纽带。按照“水围城绕、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标准,加快建设“绿色覆盖、廊道衔接、水景共融”的水生态空间,形成完善的排水体系,优美的蓝网体系。同时黑桥公园水系,为北小河水系分担蓄洪压力,降低了洪水期周边流域常水位,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个流域的蓄洪能力。
滨水景观区位于公园南园的核心位置,结合场地内湿地、生态廊道等郊野景观,设置湿地游赏、生态感悟等类型的活动项目,增加了景观的延续性,丰富景观多样性,为游客带来多样化的游憩体验。驳岸以自然形态为主,韵律十足的流线型滨水广场上置石点缀、种植镶嵌形成层次丰富的亲水空间,从而增强了自然、朴野的气氛。
02 北京何里栖地公园 设计机构: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以城市森林理念为基础,构建大尺度的森林景观,提升区域整体自然生态功能,为城市增添无尽野趣。
何里栖地公园也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总面积为47.35公顷,是首都“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的重要节点。
公园的景观结构为一园两区八景。一园指全园建设以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为基础,构建大尺度的森林景观,提升区域整体自然生态功能。
两区: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北园以蓝绿交织的森林湿地和湿地百花为特色,南园以湿地净化和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
八景:花溪九曲、林岛莺歌、林廊映水、廊桥花语、童趣天成、林梢望花、何里印象、荷塘望月,每个景区对应不同的功能及景观特色,满足不同人群的室外活动需求。
此外,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公园设计还以宣教湿地科普、弘扬湿地文化等为考量,建成了一批可供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公共设施,公园周边聚集的设计创意产业生态圈,还可满足人们亲水、休闲、建身、科普的需求,形成“三生融合”(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环境。
公园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和整合原有的林水资源,通过结合周边环境,打造蓝绿交织、特色鲜明、功能丰富的绿色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绿地的休闲功能,升级了城郊水绿融合功能、提升了乡域湿地的水环境,极大推进了地区生态配套服务功能的建设,也能为周边居民和游人提高舒适宜人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
03 上海青西郊野公园 设计机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不仅满足基本的公园功能,还兼具改善乡镇村落的原生态环境及其农林渔业的田园风貌的功能,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青西郊野公园位于上海与江苏、浙江交界的淀山湖地区,在上海市青浦区西南部的金泽镇和朱家角镇境内,总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一期4.6平方公里。与上海其他郊野公园相比,这里景区主要环绕与淀山湖连通的近3平方公里大莲湖设置,生态环境极佳。另外还有一片生长在水泊中的衫林作为旅游特色。
作为率先启动的上海郊野公园之一,该公园不仅满足基本的公园功能,还兼具改善青西地区乡镇村落的原生态环境及其农林渔业的田园风貌的功能,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
公园围绕大莲湖形成生态保育功能区、水乡农田示范区、渔村休闲体验区三大功能。
公园物种资源丰富,有“湖、滩、荡、岛”纵横交错,湿地、湖泊、河流、森林,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多样的水生生物物种,堪称是上海天然的本土水生物种基因库。公园以大莲湖为中心,“水上森林”池杉林占地83亩,在上海,唯独青浦才有。
青西地区的生态系统主要为“湿地”加“农林”的混合生态系统,以大莲湖为核心,以北横港、拦路港流域及其众多纵横交错的支流为网络的湿地风貌,以农田肌理为基质的田园风貌和以人工林为斑块的森林植被则反映了青西地区的农林大地肌理和湿地水域的景观生态格局。在此无论是“田园”肌理,还是“森林”斑块亦或是“湿地风貌"或“河流”廊道都是生态敏感地区。
生态敏感度分析的目的是使郊野公园在发展过程中避开生态敏感地区,从而减少生态压力。郊野公园内各类项目的开展所需基地的条件不同,其生态承载的要求也就不同。而项目的过度开发或选址不当都会影响郊野公园内部的和谐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生态格局是否安全稳定。
04 上海合庆郊野公园 设计机构: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等
以郊野为主题,保留郊野乡土气息,打造具有农旅文创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合庆郊野公园是浦东第一座郊野公园,也是“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收官之作。
公园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化、水系、道路及相关配套工程。公园秉承“与生态本底共生、与使用人群共享、与景观资源共融”的原则,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公园以郊野为主题,保留郊野乡土气息,打造具有农旅文创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农村的“美丽家园”、农业的“绿色田园”、农民的“幸福乐园”。
公园景观结构规划以“一轴、一带、三片区、两核心、多节点”的形式展开:
“一轴”为景观主轴,近南北走向,与整个合庆郊野公园的纵轴相接,连接锦绣东路与奚阳路,两核心便由这一主轴串联;
“一带”为张家浜滨水带,近东西走向,以张家浜河道为基础,打造两岸景观,向东直至东海,形成东西向地理上及景观上双重的绿化带;
“三片区”分别为森林、农田、果园,三片区由一轴一带分隔开,由自然基底用地现状所决定,并各自形成具有特色的节点;
“两核心”分别为美丽乡村文创核、果园观赏产业发展核,南北呼应,成为主轴上两大亮点;
“多节点”包括田园驿站、农业科普主题园、森林氧吧、田园客厅、地杰农庄,火龙果园以及勤奋村公园,共7个节点,分布在主轴两侧,成为除核心景点外的重要节点,提供活动及观景停驻点。
05 福州福山郊野公园 设计机构: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园将沿线三座山脉的36个重要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充分展现山林乡野风貌,将都市繁华和自然环境无缝交融。
城市西郊人口饱和,鳞次栉比的楼宇环绕群山,山虽在眼前却“看山无进山、见绿难享绿”。公园的建设为拓展公共休闲空间,优化城市生态肌理,以最小干扰打造最优环境,将都市繁华和自然环境无缝交融,大幅提升周围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公园着眼城市角度总体规划,以生态保护修复为先,坚持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山体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城市双修为指引,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样板。
公园毗邻居住组团、高新软件园,不仅改善了园区的综合环境,吸引了大量数字经济企业慕名落户,还是 “城园一体”、“公园城市”的践行案例。
公园周边用地复杂紧凑,形式多样的桥路隧断面模式,在狭长的空间内组织重峦叠翠,使其生在城中却领略山林森境。
公园以生态为抓手,丰富生物多样性,在设计中,以原造林树种为主的深绿底色,缀以花红、缀以翠绿。这里是福州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指标最丰富的区域,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是全省“最美观鸟公园步道”。
践行城市双修,恢复山体破损点,利用塘口、山谷、汇水点、弃土点等因地制宜镶嵌景观节点。公园内红枫林、桃花源、祈福台、卧牛潭彩虹步道等二十四园节点深受市民百姓喜爱,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慢道”。
休息驿站、公厕、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并辅以智能化管理,方便老年、青年、儿童等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
公园自建成开放以来,高峰日游客量高达5-6万人,百姓交口称赞,惊叹人与自然如此贴近之美好,如此完美结合之匠心。2021年3月,习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来到福山郊野公园,登上“祈福台”揽城远眺,提出要继续将福州这座山水名城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地造福于民。
06 无锡太湖郊野公园 设计机构: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合理开发利用“山·水·林·湖·田”生态基因,将都市空间、休闲业态进行多维融合,实现城市生活品质全面升级。
太湖郊野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根据其总体概念策划方案,在东沿山水东路和长广溪湿地公园、北至蠡湖景区、西南紧邻太湖的区域内,打造集生态观光、生态游乐、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慢生活目的地,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为城市的新经济发展赋能。
项目并没有止步于“公园”一词的生态内涵,未来将合理开发利用“山·水·林·湖·田”的绝佳生态基因,将都市空间、休闲业态进行多维融合,实现城市生活品质的全面升级,进而促进无锡文旅消费的提档升级。
目前,环太湖的旅游产品以静态的山水游赏居多,缺少差异化的时尚、创新、多元体验的文旅休闲产品,太湖郊野公园正好位于资源富集区的洼地,可谓潜力无穷。
针对项目区现存的“有市场、特色缺乏”“有基底、风貌欠佳”“有配套,设施老化”等核心问题,创新性提出“山水+赋能”“山水+焕活””山水+文旅”“山水+多彩”四大发展策略。
全力构建文化凸显的景观标识、快旅慢游的多元交通、四季多彩的景观风貌、精致特色的文旅产品等八大体系,打造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样板,勾画出一幅山水田园的诗意画卷。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中,颇具巧思的场景构建无处不在。通过优化点状用地的布局和功能,提优塑特,挖潜融合,未来将以“炫彩、穿越、运动、探索、缤纷、时尚”六大主题,将山水西路与山水东路形成旅游环线串联,塑造“一环·五片”的空间格局,打造集山水景观带、影视文化城、雪浪探索营、军嶂运动湾、吴塘创意谷、红沙植物园六位一体的产品体系,塑造无锡最美花园。
资料来源:浦东发布、上海长三角、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易兰设计、兔毛爹、楼洪忆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