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景色日记 > 正文

景色日记

感受时间流逝的痕迹,聆听古人的智慧和情怀,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

admin2022-10-25景色日记446
  厝在福建的很多方言中是房屋、房子的意思。自西晋“八姓入闽”以来,大批中原移民带着不同的文化民族进入福建。福建各地的住宅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秋天的时节,不妨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幽静的古宅

  厝在福建的很多方言中是房屋、房子的意思。 自西晋“八姓入闽”以来,大批中原移民带着不同的文化民族进入福建。 福建各地的住宅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秋天的时节,不妨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幽静的古宅,感受时光流逝的痕迹,聆听古人的智慧和情怀,邂逅古朴的老厝之旅。

在福建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_fororder_585e7e48-ffe5-4982-a83e-7b5779c2ebf2

  宏琳厝 戴翔华 摄

在福建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_fororder_14a2ee90-5af6-430d-93b3-d658d71af729

  福州三坊七巷(资料照片)

在福建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_fororder_4075ce0b-42f7-4166-ba07-a7b822d9d411

  培田古街(资料照片)

在福建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_fororder_09f77dae-829b-4e76-8744-db6c9e54f635

  蔡氏古民居(资料照片)

在福建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_fororder_14189ef6-3a5c-4d6b-b98a-387901d1b358

  培田村“崇文重教 耕读传家”碑文 陈寿南 摄

在福建邂逅一场古朴的老厝之旅_fororder_bcabe32c-c709-40f8-b7c1-e2fbb5db951f

  下梅村(资料照片)

  闽宏琳厝


  去紫禁城玩皇宫的时候,民居应该看宏琳厝


  今天的省会福州,在历史上也一直是福建的政治中心。 明清以来,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逐渐凸显。


  因此,福州的官吏聚集在一起,名家辈出。 这些官商大户盖的房子,规模宏伟,气派非凡。


  位于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的宏琳,是清干隆年间药材商人黄作宾及其长子黄宏琳历经28年修建的。


  珈琲占地面积约17800平方米,有大小大厅35间,住宅666间。 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善,有“皇宫来紫禁城游玩,民居宜观咖啡”之说。


  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人带路,外人十有八九会在这里迷路。


  宏琳叡第一进住着家里的小字辈。 第二进住着家里的汉字一代; 第三进是家中的老字辈居住,意为“长幼秩序”。


  在咖啡细节的处理中也可以看到古人的建造智慧——


  主座与内外横厝之间修建水深圳,引入山泉水用于日常洗涤和防火;


  所有卧室均为木地板架空,地面栅栏处加猫后退,既能防潮,又能使猫防鼠、防蛇虫等;


  为了防止匪患,宏琳在周围修建了高墙,还修建了高耸的碉楼。


  福州“特产墙”——马鞍墙,也是风火墙的一种。 在福州的古民居中,这些高高的、厚砖土砌的围墙随处可见,形似马鞍而得名。 福州三坊七巷,线条流畅的马鞍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南安氏古民居


  中西折中大观园,砖砌瓦乡愁


  从高可见度的红砖白石燕尾棱来看,——这里是闽南,这一点毋庸置疑。


  宋元以来,泉州港、月港、厦门港相继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成为“人庶繁、驿站、海商拥挤、夷夏杂处、权豪比居”。


  随着各国商人的不断涌入,南洋、欧洲等地的建筑风格也随之进入闽南,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红砖建筑文化。


  庞大建筑群——蔡氏古民居,坐落于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宿舍,是闽南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


  红白色彩、三段式硬山屋顶、高耸的燕尾棱、整齐的建筑序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壮观,充满节奏感和节奏感。854年,16岁的蔡老手与父亲蔡启昌下南洋,历经多年战斗,位居马尼拉富商前列。 清同治四年( 1865年)蔡启昌蔡的老父子衣锦还乡,在村边盖了两个大厝。 经过此后近半个世纪,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全部在部建成。


  该建筑群融合了多种外来元素,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体验,有人形容它为“大观园”,一厝之内便展露了各国风采。


  2001年,南安蔡氏古民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城田村官厅


  聚民族聚力量,崇文再教育人才


  说起福建省的古建筑,很多人马上浮现在脑海的是客家土楼。


  实际上,当地有比“九厅十八井”土楼更广泛存在的建筑形式。 这个“九”和“十八”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指民居中的大厅和水井数量多。


  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客家聚集地。 离乡背井的客家人渴望拥有一套世代相通的安居之所,珍惜家庭团结,合家团聚成为自然的选择。


  而“九厅十八井”的府第民居就是这种选择的物化体现。


  位于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的培田村官厅,是五堂二横的“九厅十八井”式民居,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机关集住宅、祭祀、藏书等功能于一体,布局结构精妙,谁见了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就是传说中的空间管理大师吧! ”感叹道。


  培田被誉为“福建民居第一村”,是迄今为止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之一。 这个客家小山村有30多座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座书院、2座过街牌坊和1条千米古街,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


  培田村不仅建筑独具特色,而且人文底蕴深厚。


  据族谱显示,明清以来,培田登科的入官人数达到191人。 新中国成立后,培田有20多人获得了博士学位。


  除书院、学堂、藏书阁外,培田村内还开设了“容膝居”妇女学校,专门为妇女讲课。 可见当时培田人的思想是开放的,有远见。


  武夷山下梅大夫第


  茶溢梅村,木质美学简朴雅


  往北走,来到武夷山下寻茶香,来到“万里茶道”起点——处的下梅村。 全长1.3万多公里的“万里茶道”与“丝绸之路”相媲美。


  雍正年间,下梅邹家靠做西客茶生意成为下梅首富。 邹氏的祖先邹英章也被认为是开始万里茶道的第一人。 他是这个大丈夫的第一主人。


  大夫第建于清干隆年间,是下梅村现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青砖匡斗马头墙、砖雕门楼小天井、大夫派建筑风格与徽派建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闽北建筑的典型特色。


  闽北森林资源丰富,山多田少,民居多使用木材。 大夫墩基础还采用硬木,直至柱基础,与其他地区的石柱基础不同。


  其木柱基础为八角鼓状,下部木雕如意纹,上部为柱[~公式~],中央浮雕花卉器物,大气简洁,尽显原木本色。


  在这个大夫之第中,最美的建筑空间属于私家花园“小樊川”。 “小樊川”仿江南园林风格而建,园名为唐杜牧后人杜光操。


  “小樊川”以方形水池为中心,四周有石雕围挡,栏板雕刻,柱浮雕,兽圆雕,煞是好看。


  如今,邹氏夫妇俩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下梅民居建筑的典范,也是武夷山茶叶贸易发展的历史见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