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生活日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景色日记 > 正文

景色日记

广西桂林市阳朔百里漓江山色之美如画

admin2022-10-10景色日记613
月亮下漓江,波光粼粼。一筏一网,两只鹈一盏明灯。94岁的老渔人黄全德撑着竹筏来到江心,忽明忽暗的渔火神秘莫测,几声招呼后,老人扬起渔网撒向江面。曾是漓江上的传统渔业,如今不少旅游摄影爱好者竞相制作“

月亮下漓江,波光粼粼。


一筏一网,两只鹈一盏明灯。 94岁的老渔人黄全德撑着竹筏来到江心,忽明忽暗的渔火神秘莫测,几声招呼后,老人扬起渔网撒向江面。


曾是漓江上的传统渔业,如今不少旅游摄影爱好者竞相制作“打卡”。


漓江山色之美,美在阴影之中; 漓江的倒影之美,黄布滩是最动人的。 在成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图案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的著名景点“黄布影”更是家喻户晓。 图中撑着一叶竹筏在漓江上摇曳的渔翁形象,点燃了黄全德,也催生了新的旅游业。


随着蓄胡子、穿蓑衣、旅游摄影业的快速发展,兴坪镇许多黄全德这样的渔民都跳槽到了“渔模”。 渔网、渔灯、竹筏也从以前的生产工具变成了场景工具。

游客在漓江的竹筏上拍照。 


小船漓江,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青山上还残留着的“伤痕”,人们可能很难想象,风景如画的漓江两岸也曾被过度开采。 山峦隆隆,粉尘漫天,鱼电鱼时有发生。 采石、乱砍滥伐、乱养、乱营等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和旅游秩序一度被破坏。


2016年,桂林市壮士断臂,封闭21个采石场,其中漓江风景区内18家; 投入资金约2.58亿元,开展生态修复。


如今,沿着山间小路来到黑暗的嵇石场旧址,光秃秃的山体已经绿葱葱,山脚下的洼地形成一湾清潭。 山谷里的秋风习习,鸟鸣恬静,偶尔看到村民在这里歇脚乘凉。


黎家村党支部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志贵说,过去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以为到处都是山,挖一点也不算什么,生态被破坏了才回过神来。 现在村民专心种植柑橘、中药,从事旅游业,村里的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起来了。

这是在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拍摄的漓江风景。


漓江的水哗哗地从“华南第一峰”猫堆中流出,奔腾百里,养活两岸350多万儿童。 过去人们多“靠山吃山、靠水喝水”,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但如今,从环境越来越优美的环境中,我们感受到了生态“脸”的价值。


漓江遇龙河畔有著名的“网红村”——阳朔镇鸡窝渡村。 灰瓦白墙、房屋风貌、花团锦簇……选择一个民宿,诗意地生活,成为不少游客在鸡窝里度过的“开启方式”。


村民徐文通没想到,“鸡窝”里真的会跳出“金凤凰”。 三年前,鸡舍横流村里的污水,牲畜肆虐,不少游客到了村口转身就走。“大环境好了,我们可以发展旅游了! ”徐文通说。 2019年7月,阳朔县对沿河部分村屯开展“五拆五清五建”环境综合整治。 徐文通马上回应,率先拆除了自己的栅栏圈。 村民们在此带领下,纷纷行动起来,短短三个月,鸡窝渡村就变了样。


当地党委政府在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同时,引进外国投资者建设特色度假民宿酒店,目前村里高级民宿酒店有10多家。 一些村民自己开民宿、开农户、在旅游公司、民宿酒店工作,大家纷纷吃着“旅游饭”。


“以前家家有竹筏就去拉客,河上很拥挤。 现在,各位,眼前的这片风景多么美丽啊。 ”阳朔县兴坪镇画山村的村民廖雪林一边驾驶木筏,一边与游客分享漓江故事。

渡船行驶在阳朔县兴坪镇漓江上。


廖雪林是漓江生态发展成果的受益者之一。 2013年,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统一收购漓江上万艘私家竹筏,规范管理,村民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成为漓江竹筏工。 廖雪林说,遇到高峰每天能赚2000多元。 此外,由于公司统筹安排,筏工轮班工作,下班后他帮妻子经营小商店和打理果树,小日子越来越红火。


人不辜负青山,青山一定不辜负人。 目前,桂林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努力创造宜居、宜居、宜游、宜游的良好环境。 漓江之滨,一幅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人民更幸福的画卷缓缓展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